第一百七十七章 查缺补漏(第2/2页)

在一众车企之中,又属中华客车最为抢眼,要知道“鲲鹏”公交已经成功打开局面,成为许多市民日常出行的首选工具。

当天中华集团决心进军校车领域的消息只在内部小范围传播,韩皓并不想蹭这样悲伤的社会热点,埋头做事比瞎掺合要好。

但舆论的呼声以及诸多记者要求采访的申请,实在让中华集团无法独善其身。

微博成为普通公民反应舆情的渠道,导致当前社会上有“微博治国”的说法,许多人在发表评论至于都不忘记主动@“中华集团”和“韩皓”两大VIP帐号。

自从上次为了公众奶粉事件,韩皓主动在微博发声之外,他的个人帐号基本陷入缄默期。跟其他名人企业家的帐号由专门公关团队维护不同,韩皓的帐号一直由他自己掌控。但由于如潮水般的私信不断涌来,什么诉求都有,他不得不停止了帐号的使用。

不过这次面对公众的呼吁,最终他还是授权“中华集团”微博官方帐号发布了中华集团的动向,宣布公司将会在3个月后推出中国最安全的自主校车产品。

“面对校车事故,我们在痛心之余,也在不断反省自己。身为中国的造车企业,没有及时在校车领域有所作为,是一种无能也是一种耻辱!

痛定思痛下,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为祖国的下一代成长保驾护航。我们决定立下军令状:在90天后拿出中国最安全的自主品牌校车量产上市。”

如此表态,相当于让全国人民见证,用中华集团的信誉做担保,韩皓确实发了狠要攻克这个难关。

此文一出,叫好声不断,但质疑声也频繁四起。

中华集团有实力造出好校车,这是大家达成共识的地方。但要在3个月内完成这项工作,的确有拔苗助长之嫌。要知道造车有自己的科学规律,盲目依靠主观意志会出问题。设计完成,再到样车制造和路试,都需要客观时间。问题是,按照中华集团的表态,他们最缺少的就是时间。

“3个月造出校车我相信,但凭什么来号称中国最安全的校车呢?”

在网路上,人们可不管你是韩首富,虚拟身份赋予了大家人人平等的观点,质疑声确实打到了七寸之上。

韩皓既然敢公开承诺,当然有自己的凭据所在。

他已经通过中华集团在美国分公司跟全美第二大校车企业——蓝鸟公司达成了初步合作意向,准备用技术转让形式将美国大鼻子校车引入国内。

“拿来——消化——创新”

直接引入在全世界都位居前列的校车技术,足以证明中华集团没有吹牛。再利用中华汽车研究院强大的研发能力结合中国国情进行再创造,从而打造出自主品牌的一流校车。

原本中华集团内部许多人都认为现在对标丰田考斯特的“鹏程”中巴可以稍加改动,就能成为一辆合格的校车。要知道“鹏程”中巴凭借出众的性价比和中华品牌的形象开始大规模在政府部门列装,已经在激烈市场竞争中证明了自己的实力。

但“鹏程”中巴足以胜任领导出行的工具,却在校车安全领域拿不到优秀。就算将“鹏程”中巴改为美国校车的大鼻子形象,即“卡车头+公交车身”模式,却依旧无法成为真正的校车。

这得从“鹏程”中巴的车身设计说起,为了乘坐舒适和空间其采用了承载式结构,也就是现代轿车通用的工艺,导致在碰撞时容易吸能溃缩安全性稍差一些。

而美国校车都采用的是非承载式车身,就是传统货车底盘结构,再加上独立带大梁组成工字梁钢结构,犹如坚固的堡垒一样,没有溃缩吸能设计直接靠硬抗,无论被动主动撞击都跟坦克一样强大。

因此,这就是美国校车强大的秘密所在。

美国蓝鸟公司成立于1927年,是世界上最早推出校车的企业,当前在美国市场占有率为30%,排名第二位。

其实韩皓还有一种想法,就是直接收购蓝鸟校车品牌,将来可以跟中华集团领先的新能源技术相结合,抢占下一代校车出行的市场。

“鲲鹏”新能源客车已经漂洋过海,在欧洲已经能看到其踪影,成为当地公交车的新明星。中华客车有能力也有信心开辟新领域,在全球客车行业占据领先位置。

这次技术转让,可以认为是收购的前奏,一旦成功可以跟中华集团进军美国形成协同效应。

在协议没有达成之前,中华集团保持着沉默,不再回应公众的质疑。如果继续透露进程,反倒给了对方加价的筹码,不利于谈判桌上的交锋。

最终,900万美金的代价,中华集团获得了蓝鸟两款校车的设计知识产权转让,3个月造出一流校车不是梦,终于有底气来回应之前的种种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