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更上层楼(第2/3页)

俄罗斯经济还未走出泥潭,2005年汽车销量为96.2万辆,其中归属中华集团名下品牌的车辆就占据18.1万辆,占据整体市场的近20%。跟去年可怜的2.8万辆相比,今年18.1万辆取得6倍的超高速度增长,“嘎斯中华”成为俄罗斯国内家喻户晓的合资品牌。

当初眼光独到杀入俄罗斯市场,并跟当地没落的汽车公司合资,终于取得丰硕成果开始在当地走向垄断。

至于中华宝马,得益于国家放开调控导致经济再次腾飞,2005年全国GDP增长率高达10.4%,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一派欣欣向荣景象。

在跟老对手奥迪的较量中,虽然跟列入官车行列的奥迪相比有先天不足劣势,但在中国新兴富豪阶层兴起的条件下,3系、5系国产中华宝马销量都得到大幅增长,增长率高达40%显示蓝天白云的宝马是许多中国人的梦想。

在年底最后一波冲量销售下,中华宝马完成了4.5万辆的销售目标,提前2年时间完成了当初韩皓引入宝马时立下的承诺。跟奥迪6.8万辆相比,宝马在身后追赶的步伐越发加快,预计明年国产奔驰上市,豪华车市场将会更加精彩。

中国已经成为宝马全球增长最快的市场,中华宝马也成为国内最成功的合资品牌之一,宝马在中国的投资已经回本,现在开始进入盈利期。

在这样大好局势下,韩皓准备代表中华集团跟宝马谈判,要求对方把更多车型引入中国,尤其是SUV领域的X3、X5都是宝马拳头产品,还有更高端的7系轿车以及更个性的MINI也可以引进国产。

如果宝马集团导入更多的车型进入中华,韩皓相信中华宝马有能力把一汽奥迪拉下马。

把中华宝马计算在内,光是中华品牌就贡献了79.5万辆国内销量的成绩,占据了整个集团的过半江山。

剩下的销量基本由华夏品牌承担,以华夏宏光、华夏之光以及华夏QQ组成的华夏三剑客,继续在微型车市场独占鳌头。

作为国内首款针对城乡消费升级设计的产品,华夏宏光继续保持着市场热销局势,月销量持续突破2万辆,成为华夏汽车名副其实的大哥大产品。全年销量突破25万辆,显示这款对中国城乡消费者深入调研后设计出来的产品,十分符合国内市场的需求,得到广大消费者的一致拥护。

至于华夏汽车乃至中华集团赖以发家的常青树——华夏之光,依旧活跃在广大城乡市场,成为载人载货的硬通货。许多车3万多块买进来,开了两年后依旧可以接近3万块卖掉,被许多人称为城乡中的硬通货,在二手车市场广受抢购。

受到国内经济再次高增长的影响,许多人购买便宜多用途的华夏之光作为创业伙伴,让其销量比去年有所提升。在二代华夏之光宣布停产背景下,第三代华夏之光实现了18万辆的傲人成绩。

反观华夏QQ,月销量跟去年相比保持不变,在众多车型都有增长情况下,属于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代表,实际上销量应该是下降了。这主要因为是自家小型车“宋”和“明”一度程度分流了QQ的市场,甚至华夏宏光也对QQ有所影响。QQ全年完成了9.8万辆的任务,不算出彩但跟竞争对手雪佛兰Spark、奇瑞“瑞瑞”相比,还是遥遥领先。

从QQ受到相对冷遇,可以一定程度看出来,中国的消费者对汽车有了更高追求,入门级A00轿车越来越被人看不上。

加上微卡华夏荣光、华夏皮卡卖掉约4万辆,华夏品牌一共贡献了56.8万辆的销量,跟中华品牌相比要暂落下风。

最后是新入伙的亚星客车,在中华集团帮忙下,接连拿下公交大单后完成了1.01万辆的销量,达成进入2000年以来该公司最好成绩。还有并购湘火炬得到重卡业务,由于依旧在整合阶段,陕汽和红岩两者按惯性运行,合计才取得2.9万辆的销量,对集团整体销量贡献不大。

中华集团整体140万的销量,对一汽、上汽、东风等三大老牌国企实现了绝对的压制,此消彼长下中华集团成为了国内唯一破百万的车企巨头。如果加上俄罗斯、印度、欧洲、东南亚以及世界其他地区出口市场贡献的26万国外销量,中华集团将实现166万辆的历史最佳成绩,遥遥领先于国内各大竞争对手。

光是汽车业务,中华集团就实现销售收入1150亿元,比去年集团整体收入还高,实现净利润134亿,再次突破新高。

至于赖以发家的摩托车业务,在中国摩托车市场达到2000万产能时,中华集团摩托车板块出口量突破了280万台,而国内销量也创新高实现421万台的好成绩。

中华集团继续以无可撼动的成绩占据了国内摩托车三分之一的份额,并且出口量大幅增加,开始向国外输出过剩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