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阴魂不散(第2/3页)

雨燕项目市场营销负责人在上市前的内部通气会上如此介绍道。

作为被长安铃木寄予希望的新产品,雨燕承担着重振铃木在国内市场品牌之光的期望。奥拓被QQ打得节节败退只能困顿在西南市场一隅,三厢羚羊车型连奇瑞都打不过更不用说跟‘秦’竞争。缺乏新产品投入的长安铃木,一下子成为中国汽车市场蓬勃发展中的失意者。

这次雨燕车型的确定,还是尹秋暝多次赴日沟通的结果,要说服铃木修这个固执的老头,真是一件麻烦的事情。最终双方决定放下过往,一致往前看,在中国卖出更多挂着铃木车标的汽车才是双赢之道。

为了控制成本,雨燕没有引进全球通用的1.5L发动机,而是把羚羊车型的动力系统1.3L移植了过来。在配置上也是能省就省,上市只有手动挡车型可选,自动挡需要等待半年时间后才可定,连中国消费者在意的电动车窗升降、后轮碟刹、天窗、真皮座椅都没有。

付出这样代价带来的最终结果就是雨燕以一个较低价格上市,跟POLO、飞度错开一定价格区间,售价7.98-9.28万。

在长安铃木的雨燕遭遇中华“秦”后,尹秋暝到了长安福特再次碰到这个阴魂不散的竞争对手。

福特福克斯,这款一上市便荣获欧洲以及美国年度最佳车型的作品,凭借出色的操控性能以及前卫运动造型获得了全球消费者的一致认同。

由福特欧洲研发中心针对欧洲市场打造的紧凑级轿车,福克斯从1998年正式登上历史舞台,在中国上市前已经在全球累计销售500万辆。福克斯成为跟大众高尔夫、丰田花冠、本田思域等紧凑级轿车王牌产品中的一员,为福特汽车保持竞争力立下汗马功劳。

这样一款王牌来到中国,自然被长安福特寄予厚望来打开中国市场。

作为先行者之一的福特嘉年华因印度特供车型不火,蒙迪欧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在雅阁、帕萨特和别克君威的围剿下,没能成为中级车爆款。

在这样差强人意的背景下,福克斯的上市就越发重要。

福特方面原本希望把原汁原味的两厢福克斯来到中国优先上市,跟高尔夫一样主打两厢车市场。

但中方合作伙伴强烈反对,因为两厢车在中国市场不吃香。连老牌高尔夫都折戟沙场,同属欧洲车的307也不得不加了屁股开卖,福克斯要想一炮而红必须先推出三厢车型。

在血淋淋的市场现实面前,福特低下高贵的头同意中方的看法。

因此,为了中国以及美国市场,福特妥协推出了三厢福克斯版本。

“福克斯在中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是宝来、凯越、伊兰特、花冠、307、颐达六款合资车型,大家都定位在紧凑级轿车行列,售价也在12-18万区间。

哦,差点忘了,还有一个国产品牌就是销量冠军——中华‘秦’,也是福克斯将来的竞争对手之一。

虽然我们很不想承认,但中华‘秦’在10-15万区间搅局的能力确实不容小觑,他们12.98万的自动挡车型成为主打,先前的6款竞品据我们了解也早把‘秦’当成对手来分析。

这是我们通过第三方渠道调研时获得的图片,可以看到在通用、大众、丰田等4S店的宣传栏上,都把‘秦’罗列出来跟自己家产品对比。主要原因在于许多到店的消费者都会主动拿国产车型‘秦’来跟合资品牌比较。

虽然‘秦’在技术实力要远逊色于福克斯,作为一款中国自主研发的产品,其丰富的配置和超高性价比,确实征服了许多消费者的芳心。”

在福克斯上市前的分析会中,长安福特公司的营销人员同样把中华“秦”列入主要竞品名单,这让与会的尹秋暝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短短几年,看着中华集团从跟长安自主品牌竞争,发展到可以跟合资品牌一较高下的境地,这让尹秋暝觉得对方前进脚步实在太厉害。

幸好当时顶住压力,把福特引进来合资,不然光靠铃木这个日系二线品牌,估计顶不住中华集团这样凶悍的自主品牌攻击。

从近期操作来说,长安汽车走得并不慢,在跟福特合资后,还把江铃汽车收入怀中。

江铃和福特生产的全顺商务车,在国内并不大的轻客市场能跟依维柯相提并论。

在福特的幕后操控下,江铃这个偏距一省的地方国企,最终被长安汽车兼并,成为旗下一员。

当时的江铃汽车掌门人正想瞄准SUV大干一场,把陆风这个品牌做大做强,反对跟并入长安汽车。但在地方政府的意志下,尤其是中央鼓励地方车企间的合并,他被调离岗位眼睁睁看着自己奋斗起来的江铃汽车打包嫁人。

大鱼吃小鱼,发展不快的汽车企业很可能就会被大国企兼并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