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二章 赴俄上市(第2/3页)

在一大群媒体记者包围中,普京走上新车驾驶座,而韩皓坐进了副驾驶座。两人共乘一车,由普京驾驶着“唐”缓缓开下了生产线,预示着中俄合资工厂正式下线新产品。

数不清的镁光灯闪得韩皓都差点睁不开眼,现在俄罗斯人把普京称为大帝,期望他能让俄罗斯重新恢复荣光,因此普京所到之处身后都跟随着大批媒体记者。

随后,普京走下车,亲自在引擎盖为这辆“唐”签上自己名字,这辆车将作为展品陈列在中俄合资工厂办公楼大厅之中。

“我希望能吸引更多来自国外的投资,尤其迫切需要像中华集团这样愿意在俄罗斯进行本土化尝试的投资商,共同振兴俄罗斯工业,实现经济不断增长。”

普京背靠着SUV“唐”,接受了俄罗斯媒体们的采访。

主流俄罗斯媒体都免费帮中华嘎斯汽车做了宣传,尤其还是总统亲自驾车下线,“唐”这款车很快就被俄罗斯人认知。

新华社驻莫斯科的记者站也派人前来采访,中国企业大手笔在俄罗斯投资可是大事,还能宣扬一把中俄友好。

“俄罗斯有1.4亿人口,全世界国土面积第一,还拥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扎实的工业基础,因此俄罗斯属于有潜力的未来新兴市场。我们这个时候进来投资,主要是着眼于未来,希望能成为中俄经济合作的成功典范企业。”

面对镜头,韩皓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采访。

伴随伊拉克战争结束,国际油价开始大幅攀升,中国国内油价也不断上涨,因此韩皓断定俄罗斯经济会很快复苏,投资将会获得满意回报。

第二天,普京和韩皓同乘一辆“唐”新车下线的照片,就登上了国内主流媒体平台,许多人这才知道原来中华汽车居然走出了国门,开始打入了俄罗斯市场。

“之前三大汽车集团喊了好几年走出国门的口号,结果只是简单出口几百辆汽车就大吹特吹。看看人家中华集团,不声不吭就到俄罗斯建起了合资工厂,产能都是十万计算!”

有人看完新闻在网上如此评论道。

“现在吹中华集团还为时过早,说不定到时汽车不好卖,投资都打了水漂,就不知道到底该谁被嘲笑了。首富砸的是自己的钱,反正亏了不关国家事情。”

也有人觉得中华集团大手笔投资不一定能收回成本,国产车不一定是国际品牌的对手,贸然出击说不定狼狈回家。

国内的争论并未影响到韩皓,他依旧待在俄罗斯,等待从经销商反馈而来的销售情况。

参照3S店建造的标准,首批55家中华嘎斯经销商将会在俄罗斯各大城市同步销售“唐”,覆盖了俄罗斯人口最密集的核心地区。其中有不少是之前代理中华集团皮卡和QQ轿车的经销商,他们看到中华集团本地建厂后便主动上来寻求代理。预计将来建立俄罗斯全国性的销售网络,至少需要240家经销商的规模。

“唐”在俄罗斯的售价要比中国贵上3000-5000元,这是因为长途物流运输增加了一部分成本,还有考虑了当地汽车售价而定。

在莫斯科市区一家新开的中华嘎斯经销店,终于迎来了第一批看车的客人。

“这就是普京总统驾驶过的新车,它看上去比报纸上要漂亮多了。”

一位俄罗斯中年人带着家人一起前来看车,他的妻子指着手中报纸的大幅照片如此说道。

“我觉得它比轿车要合适多了,你看这尾箱能搭载更多的东西,而且还带有天窗。”

原本他们一家人打算购买一辆进口轿车,为此看好了现代的伊兰特。没想到在电视上看到了普京出席中华嘎斯新车下线仪式,他们便打算来看看SUV“唐”到底如何。

高大帅气的“唐”可比伊兰特要好看多了,至少在这位妻子眼中如此,她一见到实车便把伊兰特忘记到天边。

带有四驱系统的“唐”可比只有两驱的伊兰特要更加合适俄罗斯道路,中年人在店员陪同下带着家人进行了试驾,发现这辆来自中国的SUV开起来很顺手,尤其还搭载ESP功能更是让人放心。

唯一的不足就是韩国人已经在全世界证明过自己造车的实力,而中国人属于新来者没有机会证明自己,购买“唐”面临一定程度的未知危险。

“这款车当前在中国每个月销量突破了一万台,它的质量可靠性已经得到了验证,您完全可以放心购买。我们将实行3年6万公里的保修,售后服务完全不必担心。”

销售的一番话,让该名中年人最终下定决心尝试一把,谁让自己妻子如此喜欢呢。

3天时间,“唐”一共接到了200多辆订单,显示出强劲的市场势头。韩皓预计首年要实现1.5万辆的销售目标,可以达到利润平衡,达到2万辆就可以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