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四章 又是第一(第2/3页)

边说边打开车门,李国安一屁股坐了上去。

原来所谓的好东西,就是一辆纯电动的QQ轿车,后座的黑色方块就是电池组。

在韩皓指导下,李国安启动车辆,在试车场小心翼翼开了三圈。

“感觉像是在开一辆踏板的摩托车,只不过多了一个车厢。瞬时加速非常快,但动力还是显得不足。”

试车完毕,李国安走下来总结自己的感受。

“这可是中国第一辆自主电动轿车,想不到你们中华集团又领先一步。从拿下中国第一辆概念车后,又把第一辆电动轿车名头收入囊中。我能驾驶这辆足以载入中国汽车业历史的‘好东西’,真是不枉此生。”

抚摸着电动QQ的车顶,李国安动情感叹说道。

在国外汽车巨头纷纷抓紧时间研发电动轿车时,中华集团居然也不声不吭拿出了自己的产品。从自己的试驾感受看,这车不是样子货,具备了将来量产的可行性。

“充一次电,可以行使30公里,最高时速达到80公里。”

韩皓介绍起这辆电动QQ的产品数据,它可以上路行驶,但只是一件试验品。

得益于华夏电动摩托车的技术积累,在电机、电池、电控方面取得的成果,可以顺利转化到汽车领域。

由于大中城市限摩,反倒给电动摩托车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机会。利用先发技术优势和规模效应,现在华夏电动摩托车已经成为市场上领先的电动车品牌,年销售量从去年10万辆一路上涨很快突破了40万辆。

这说明在城市中,普通民众出行对交通工具有着强烈需求,既然摩托车因污染问题不给上路,那么现在绿色能源的电动摩托车就不存在环保问题,可以购买使用。

城市的公共交通不够发达,民众又有强烈需求,因此政府便睁只眼闭只眼看待电动摩托车的发展。

利用电动摩托车的实践机会,中华集团在电动技术方面积累起宝贵的经验成果,顺理成章移植到汽车领域。

现在这辆QQ电动车就是新成果,由中华汽车研究院和浙海工业大学联合开发。

“这个数据挺不错,不过要量产的话电池需要取得突破性进步才行,续航里程太短无法大规模商用。”

作为半个汽车专家,李国安建议道。

电池技术现在确实全世界都在攻关当中,谁都知道未来会是电动车的世界,但要达成这个目标,首要问题就是解决电池技术。

参观完QQ电动车,李国安询问了变速器的事情,毕竟中华和格特拉克分手一事,在国内业界可是闹得沸沸扬扬。

韩皓又把他带到了另一个实验室,里面正有一大群工程师在忙碌着。

“你们已经研制出5MT的变速器了?怪不得格特拉克要跟你们分手,他们是不是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看到变速器档把上标明着5MT的档位结构图,李国安知道这是中华集团的新产品。

“手动变速器技术上难度一般,我们获得了格特拉克一些技术转让成果,便顺理成章把5MT研制出来。跟自动变速器这个大学生相比,手动变速器只是中学生水平。

说实话,我们真没想过要跟格特拉克分手,是他们主动提出请求。我都怀疑德国汽车主机厂和零部件厂之间存在一个松散的联盟,在一些战略性选择上共同进退。”

趁李国安在场,韩皓把他的怀疑说了出来。

格特拉克选择分手的时机和博世逼宫实在太过巧合,他不得不有所怀疑。

“有也很正常,无论是德国,还是日A本等国,他们的汽车企业都是抱团一起,维护国家整体利益顺理成章。

今后,如果我们国家的汽车产业做大,希望也能学习他们这种集体意识。企业之间的竞争,并不单单是企业自身,背后还有国家意志的体现。”

久经战场,李国安趁此机会向韩皓灌输自主品牌抱团合体应战的思想。

在台架上,用手试了试国产5MT变速器,李国安发现挂档速度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可靠性如何。

“过三个月应该就能试着量产,之前跟格特拉克学习收获了一些技术。我准备新建一家变速器工厂,一期年产量在15万台。格特拉克闹这一出,说不定也是好事,正好逼迫我们自主生产核心零部件产品。”

外国人靠不住,要发展还是得靠自己,韩皓对自力更生这句话的理解更加深入。

“当初我和陈老就相当看好你,你果然没有让我们失望。我准备把这边的好消息打电话告诉陈老,让他也高兴高兴。不瞒你说,我之前写的文章得到了陈老的授意,他一直关心着我们国产自主品牌的发展。”

当着韩皓的面,李国安拨通了陈老的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