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三章 大开眼界(第3/3页)

看到华夏汽车连SUV都已经有所涉及,并组织了人力开始研发,赵全复感觉自己真是大开眼界。他从一位专业的汽车领域专家角度看,华夏汽车走在了非常正确的康庄大道上,对产品的规划科学有想法。

本来还以为华夏汽车属于国内没有想法,东一榔头西一锤子乱规划,没想到却看到了相对正规军的角色。赵全复心想,如果自己不回来,相信华夏汽车也能凭借不断摸索走上正规化国际化道路。

有了那么好的基础,赵全复对自己的工作不再没有底,他觉得这次回国真的是选择对了。现在华夏汽车的研发工作已经打好了地基,他只需要在地基上按照国外标准化施工,就能建成一栋非常漂亮的花园洋房。

韩皓已经给了他2000人的招聘编制,赵全复需要在3年时间内把华夏汽车研究院填满,还需要在华夏汽车欠缺的各项核心技术上成立相应的攻关小组,完成研发工作布局。

要一下子找2000个有工作经验的工程师很难,但寻找刚走出校门一纸空白具备发展潜力的大学毕业生却简单多了,韩皓希望能够从国内大中专院校中招聘好苗子,培养出自己的工程师队伍。

大学毕业生有一点好,就是工资便宜还具备想象力,只要搭配几个学科带头人就能组建起一个项目小组,非常合适现在华夏汽车研究院的现况。不然的话,就算把国内汽车企业的研究工程师们挖光了,可能也填不满研究院的额度。因为国内的研发力量实在太过薄弱,从事研发工作的工程师数量非常有限。

光靠大学毕业生肯定不行,赵全复看完华夏汽车的环境,觉得这里挺合适海归的技术人员回国就业,他决定亲自再到美国去寻找更多的帮手回来。

当初韩国汽车起飞就算依靠了一大帮留洋回国人员,现在轮到中国汽车迎来这个关键时刻,加入WTO指日可待,那么也该到中国的工程师们开始为中国汽车迎头赶上贡献自己的力量。

通过互联网,赵全复开始发出英雄帖,招募在美国乃至其他国家的优秀华人工程师回国,共同为同一个目标奋斗。

华夏汽车研究院有一点好,就是全新组建,由赵全复按照国外模式设计管理流程和机构,所以海外工程师回国不会有文化融合问题,他们将很快适应国内的工作,因为这里和国外在管理上没有区别。

无意中,韩皓网到了赵全复这条大鱼,而这条大鱼又源源不断为他招来许多小鱼,共同组建成国内一个庞大的研发鱼群军团。

当招兵买马顺利进行之际,意外在国际车展前夕却传来了不和谐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