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漫漫长夜(第2/4页)

“都说是你娶媳妇的钱,现在给回我也派不上什么用场。”

王桂芬不想要,想推回来。

“妈,你就拿着吧,就当做老爸的储备医疗费,免得我到时急上头把钱都花光。”

见儿子意见坚决,王桂芬心想放些钱在自己这替韩皓守着也好,年轻人花钱容易大手大脚。

随着箱体难关的攻克,接下来1个月韩耀厂的研发团队又对气缸、活塞、离合器进行了针对性仿制,终于成功采集试验数据做出了样品。

这意味着,韩皓定下仿制70CC发动机零件的计划,已经进行到99%,接下来就是万众期待的全部仿制及采购零件进行装机测试。

如果最后这一步通过,就表示仿制70CC发动机成功,韩皓也可以依照积累的数据向合作代工厂下零件订单,正式开始大规模生产之旅。

以牛大伟为代表的助手团队,在为期2个多月的时间内,学习到许多在校园无法获得的知识,就连来投奔的简兵和蒋丽娟也已经学会操作CNC数控机床,收益颇丰。

这天一大早,韩皓起来到家里菩萨面前上了三炷香,祈求今天的整机试验能够成功。

他初步算了一下,连同组装发动机挣到的20多万,一共已经砸了将近90万在项目研发上。幸好,现在离成功就差临门一脚了。

今天是见证大家努力成果的一刻,所以全部人马都早早赶到厂区,就连庞爱国也关了修车铺前来旁观。

曲轴——变速器——合箱体——活塞——气缸——小链条……

依照工序一步接一步,300多个零件在牛大伟手中逐步汇总组合,一台完整的摩托车发动机在人们目光注视下缓缓诞生。

“咔——”

最后一颗螺丝被拧了上去,寄托了韩皓全部心血的仿制发动机终于正式诞生。

“0号机”,这是韩皓为它取的名字。

接上检测设备,点火启动,0号机却纹丝不动。第一次点火没成功,给众人心里笼罩上出师不利的阴霾。

郝一山也在现场,他观察了一番,让牛大伟把火花塞拧松两圈。

果不其然,经过这番操作后,再次启动0号机终于发出轰鸣声。

“突——突——”

冒出阵阵黑烟,仿制的发动机终于开始运转。

“嗞——嗞——嘭——”

只过了不到5秒钟,发动机就爆缸不动了。

见此情况,韩皓内心不由一沉,单看各种零件已经跟原装一样,为何还是出现了意外。

牛大伟开始拆卸0号机,在气缸处又发现了拉缸现象,活塞将气缸表面拉出了细微伤痕,是发动机故障的大忌之一。

“早发现问题总比蒙在鼓里好,动起来就表明我们就快推开成功的大门了!”

韩皓心知此时大家需要的是鼓励,他作为工厂老板,就算内心再失望也必须站出来鼓舞团队的士气。

“应该是缸体温度太高,我们采用替换零件方法,一步步排除把问题缩小在某个零件位置上。”

跟韩皓等人不同,郝一山已经经历过许多此失败,这个时候显示出他经验丰富的用处。

仔细清洗一遍后,牛大伟把原装的气缸整体零件套在了0号机的身上,再次开始第二轮试验。

“突——突——”

发动机再次启动成功,声音也比刚才的要悦耳许多。

这一次比原来的5秒钟要长久,坚持67秒后发动机再次趴窝不动。

经过检查,依旧发现是因为缸体温度过高,连同整个发动机外壳都滚烫不已。

接下来长达二十多天的时间,0号机不断出现故障,不是这里有问题,就是那里有问题,犹如打地鼠般,问题永远在一直冒头。

郝一山感觉到深深的恐惧,0号机虽然经过自己拼命指点,用尽了全部智慧,最终走上了和钱江厂试验品一模一样的道路。最长运行时间已经达到34分钟,但最后还是停止了运转。

能运转起来,但无法上路稳定运行,他并不知道问题到底出在什么地方。

每次失败后,大家总是把希望的目光投到他身上,这让郝一山有些不堪重负。他已经借口工作忙,一个星期都没有出现在韩耀厂。

整个研发团队的精神也快到崩溃边沿,每一次信心满满改进,却总迎来现实无情地打脸嘲笑,绝望的情绪开始在团队中抬头。

是不是我们真的太天真了,每个人都说发动机技术复杂,需要高科技高投入,面对如此强大的敌人,自己却如同唐吉坷德般傻傻向大风车冲过去,直至撞得遍体鳞伤。

爱迪生说,成功是99%的汗水加1%的天赋,但那1%的天赋远比那99%的汗水重要的多。

现在韩皓的研发团队,已经付出超过99%的汗水,却永远倒在了1%的天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