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 杀回江北!(第2/4页)

可自从移动互联网发展迅速,加上……加上远方不断推动,网上支付更加便捷。

现在在二三线城市,大众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也极强。

点餐网存活的基础,现在已经存在。

从这点来看,进入一线城市,或者进入其他城市,差距不是太大,反而会节省大量的资金,减少和其他平台的摩擦。

从农村包围城市,花费的代价小,等我们拿下这些中小城市的市场,点餐网已经成为了巨无霸。

到时候,再反向进入其他一线城市,更容易取得突破。”

这也是远方的发展攻略,前期,远方就是采取这样的手段,慢慢占据中小城市市场,再逐步扩大到一二线市场,积累实力参与争霸。

在远方待了好几年,秦海对远方的战略也了解的极为通透。

先期先避免和强者竞争,缓慢积累实力,厚积薄发,一举翻盘,这就是远方常做的选择。

当然,这样有利有弊。

弊端在于,一旦放弃其他一线城市市场,很容易让其他竞争对手崛起。

先期不打压下去,后来崛起,越到后面越难以对付。

可点餐网实力不够雄厚,这时候参与竞争,也很容易被拖住手脚,造成两败俱伤被其他人得利的局面。

以沪市和京城为基点,慢慢向外扩张,最终连成一线,也许要更好一些。

秦雨涵微微点头,开口道:“爸,您没说错,远方的推动,导致现在移动互联网迅速崛起,这对于我们的业务扩张有很大帮助。

而且我听说,现在远方那边,好像也准备进入餐饮领域。

远方实力强大,对方一旦插手,我们哪怕在沪市周边做到极强,后期也没有发展空间了。

远方占据了江北,一旦外扩,无论是华东还是华北,中部区域都会被对方截断。

那时候,我们想扩张,想连成一片都很难。

唯有现在,趁着远方还没动手的时候,先行扩张下去,占据华东的市场。

这样一来,远方未必会继续做这项业务。

现在之所以要做,主要在于当地的业务空白,远方想进行填充。

对于远方而言,餐饮业务只是微不足道的一点,只要我们先填充了这个空白,对方还会不会做都是个问题。”

以前,李东告诉她,远方不会主动去抢她的生意。

可李东的意思也很明确,他虽然不会主动去做,可不代表不会做。

如果远方这边觉得有必要去做,业务需要扩充,那李东也不会刻意阻拦什么。

远方真要想做,要不从他们这些已经做起来的企业头上收获果实,要不就自己去做,迅速击溃对手,做到行业第一。

无论哪种手段,对此刻的秦雨涵而言,都不是她愿意看到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趁着远方还没决定进入的时候,先占据了市场再说。

到时候,哪怕面对远方,依旧不堪一击,可起码有谈判的资本。

而不是如同现在这般,几乎毫无还手之力。

秦海见女儿说起远方,也没太多的动容,沉吟了一会问道:“你的意思是?”

“明年点餐网,正式进入江浙、苏南、江北三省发展。尤其是三省省会,便是我们的第一目标。先在三省省会进行业务扩张,以点带面,快速侵占三省市场,和沪市连成一片。到了那时候,大半个华东地区都会被点餐网覆盖。”

秦海再次看了女儿一眼,想了想道:“如果远方这时候也要进行业务布局,你准备怎么应对?”

面对远方那样的庞然大物,点餐网哪怕真的进行了华东覆盖,远方一旦参与进来,点餐网也要面临生死危机。

秦雨涵闻言顿了顿,半晌才道:“真到了那时候,要不和远方合作,要不就选择和其他企业合作。

单独一家对抗远方,几乎毫无希望。

不过阿里就在江浙,餐饮O2O虽然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业务,可阿里作为IT霸主之一,我想也不会轻易放过扩张的机会。

我们主动投入阿里,有了阿里的支持,不见得会输给远方。

当然,和远方合作也是另一种选择。

如今的远方,布局不再倾向于独占市场,这点从他们收拢零售业务后,放弃部分其他业务就可以看出来。

与其面临竞争,从零开始,我想他们不介意以入股的形式,进入点餐网,选择合作扩大这一块业务。”

“和远方合作?”

秦海微微愣了一下,杨芸也看了一眼女儿。

他们没想到,秦雨涵居然会升起这样的想法。

和远方合作,对点餐网而言,的确是有很大好处。

要不是因为女儿的缘故,如果秦海是单纯的从远方离职创业,也许很久之前,他就会通过一些以往的渠道,去远方寻求合作的机会。

可那是他们的想法,对于女儿而言,和李东之间的关系,这才是最大的阻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