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2章 满载而归(第2/4页)

一旦李东在腾讯和微博进行套现,随时都有可能套现出数十亿美金。

套现多了,企业有风险。

可以现在的状况,李东套现个十分之一左右,风险不算太大,也就是说,李东想套现的话,半年后套现50亿美元以上,应该还是没问题的。

超过300亿以上的人民币,李东几乎可以随时拿出来。

而且,腾讯和微博的股票,就算不套现,李东用于抵押,不局限于国内,在国际上都可以当成抵押物进行抵押。

那时候,能动用的钱就更多了。

一家拥有上千亿人民币现金流的企业,这还怎么打?

人家光是用钱,就能砸死你!

对企业来说,有钱不是万能的,可也能做到9999能!

……

华夏时间26号,早间的央视新闻频道,对微博上市做了一次不短篇幅的报道。

其中,也谈及了腾讯复牌。

这两次上市计划,远方创造了太多太多的第一。

华夏的企业,还是第一次在国际上造成这样的轰动效果。

另外一点,远方两家子公司的上市,的确刺激到了金融市场,现在各地的金融市场都有复苏的征兆。

这一点,也是华夏以前的企业难以做到的。

一家企业,带动整个经济市场复苏,虽然远方只是稍微撬动了一下,哪怕没有远方,经济也会复苏,可在这关键时刻,远方的作用还是被无限拔高了起来。

全球互联网企业,市值排名前四的,远方占据了两家。

远方商城一旦上市,可能会在整体上超越谷歌,霸占更多的排名,也被央视解读为,华夏的互联网发展,已经有了世界一流的水准,正在赶超欧美。

这个8月,李东不止在欧美,在华夏,在全球,都被推上了神坛。

24岁,风华正茂的年纪。

24岁,很多年轻一代,还没走出象牙塔。

可李东,在24岁的时候,已经取得了让后来者不敢说超越的成就。

……

华夏在全民热议,世界在热议。

而在纽约,参加完庆功会的李东,回到房间的时候,却是伏案疾书。

微博的成功,腾讯的成功,其实都是建立在别人的基础上,建立在前世的基础上得来的。

这辈子,真正属于李东自己事业的,其实还是零售。

零售这一行,算不上高科技,甚至都算不上实业。

可这的的确确,是李东一手打造的。

从无到有,从有到强,他做到了很多前世其他企业无法做到的事。

他击溃了家乐福,逼的外资零售在华夏无法生存,他让远方遍布华夏,李东不敢说对社会有多大贡献,可远方超市的用户体验,环境,价格,包括真假……

这些都关系到普通大众的日常生活,不管怎么说,李东自认还是有那么一点贡献的。

在个人财富做到世界首富的时候,在IT产业即将成为绝对霸主的时候,这时候,李东想的更多的还是远方零售。

这个从重生一开始就在做的产业,到底还能做到什么地步?

李东抛下了刚刚才获得的荣光,一遍遍地看着资料,一遍遍地完善自己的方案。

……

华夏时间8月28号,李东一行人回到了国内。

这一次,可谓是满载而归,带着数不尽的荣誉而归。

李东回国的消息传开,平川机场外,几乎到处都是长枪短炮,来自华夏各地的媒体甚至不比旅客少。

这个8月,是李东的8月。

平川机场外,无数媒体翘首以盼,无数人都期待着,李东回国第一句话,会说什么?

激动?

兴奋?

还是淡然?

就当这些媒体热议的时候,很快有消息传来,李东从特殊通道提前走了,剩下的只有远方科技和微博的高层。

这下子,瞬间让无数人失望至极。

在这关头,李大首富居然不露面,这也太让人失望了吧,还有什么事,能比在这夸功更强?

刘洪出来的时候,记者们第一句问的不是别的,而是满脸期待道:“刘总,李总在吗?”

见所有人都期待至极,刘洪心里暗叹,脸上却是笑道:“李总还有别的事要忙,接下来大家有疑问,可以问我们,关于这次微博在美国上市……”

刘洪转移了话题,其他人见状只好不再想李东的事,一一问起微博上市的具体情况。

哪怕之前央视有过采访,可央视说的也不多,大家更在乎这些亲自参与的高管们详述。

……

外人都在猜测李东去哪了?

李东其实早就回来了,他其实是提前一步回来的,刘洪他们并不是跟他一道,而是包机回来的。

就在刘洪接受采访的时候,李东已经脱下了西装,换上了休闲服,一手牵着一个丫头,满脸带笑地带着田小雨和小石头往前方的学校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