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2章 复牌在即(第3/4页)

其实,我说过了,我不会让大家吃亏的。

和远方合作的企业,就没有谁吃亏的。

商业广场,租给别人是租,租给远方也是租。

其他企业,签订的最少也是五年约,二十年都常见。

我要求的十年合约,应该不算为难大家才对。

另外,这么说吧,在同等的条件下,我比其他零售企业,多给3%的租金,这要是大家还觉得不满足,那我也的确没什么好谈的了。”

这话一出,会议室中的几人脸色都有些异样。

同比增长3%!

听起来不多,可实际上对他们这些人而言,远方要求的一些商业广场,年租金都是数以百万甚至千万计算。

光是3%的增长,那就是好几十万了。

几十万的租金增加,不是小数目,尤其是这么大规模的增加,远方要的又不是一两家。

李东见他们动心了,轻轻吐了口气,没有继续说下去。

现在,在零售集团,租金成本其实已经上浮了不少,能达到开支的30%以上。

在30%的基础上,再次上浮3%的比例,总成本大概要上浮1%左右。

相对于远方这么庞大的体系,成本上涨1%,那就不是小数目了!

如果这次合作的规模达到了千亿级别,远方就要多支出10个亿,而千亿合作规模,也是李东的预定目标。

一年多支出10个亿的资金,对任何企业而言,都不是小数目。

不过事到如今,李东既然打定了主意,也就不去想这些了。

这千亿的投资,要是能完成2000亿的营收增长,那就足够了。

哪怕三个月的货款周期,也相当于远方多了500亿的压货款,这笔钱,远方胆子大一点,就可以一直免费用下去。

500亿,从银行贷款,利息也不低了,比他现在多支出的10亿还要多不少。

增加年度2000亿营收,多500亿的免费款子动用,多支出10亿李东可以接受。

当然,实际上远不止如此。

毕竟,远方现在没有钱,这次商业广场垄断计划的资金,也得靠融资和借贷,利息李东懒得算了,这个得从零售业务盈利来支付。

只要盈利能完成利息的支付,远方就不亏。

要是盈利连利息都不够,那就和袁成道说的一样,空有名声,实际上血亏的节奏了。

在09年这段时间,李东并不觉得,零售的盈利连利息都不够,就算真有这一天,那起码也得在网购市场达到几万亿规模以后了。

现在的网购市场,万亿都不到,冲击力也就一般。

而且人工成本也没后世那么高,到最后,应该会在利息之上稍微赚一点才对,这一点,也许可能只有1%。

外人也许觉得这种投资不划算,能贷款千亿,投资点别的多划算。

很多企业不是不想贷款,而是贷款不到,要是他们能弄个千亿资金,年回报率低于10%恐怕都没人会去干。

远方有这个实力和资本,结果想法就是不亏钱就好,传出去恐怕不少人都得笑话。

外人笑话不笑话,李东不在意。

他说上浮3%的租金,利益的增加,对任何人都不是那么容易拒绝的。

一年多几十万收入,十年就是几百万。

一家商场多几百万,有些集团旗下开发的广场多达五六家,那就是未来十年,可以增加数千万的收入。

账,人人会算。

正如李东说的那样,租给谁不是租,远方无外乎要一个优先选择权罢了。

这些中型地产商,不会像大地产集团,去考虑那么多。

他们在当地也许有实力,可放在国内,竞争力不算强。

大地产集团还要考虑很多东西,考虑实际影响力,考虑被远方垄断后可能造成的弊端,而他们,则是不用考虑这些。

在李东说出上浮3%的租金之后,几家企业的负责人,考虑了一阵,就有人直接答应了下来。

如今,外界都熟悉李东的风格。

他喜欢干一次到位的事,既然说这么多,再想在李东头上拔毛,最后恐怕毛拔不到,反而被李东惦记上了。

见好就收,实际上,这样的结果,已经比很多人预料中的要强了不少。

合约,签订的比大家想象中的都顺利。

19号一天,李东签订了14份合约,涉及到的商业广场多达38家。

还有部分商业广场,现在还处于租赁期。

对于这些广场,李东没让别人毁约,这个成本太高,他就算再想从根源上垄断,这个代价也承受不起。

现在就足够了,到期的商业广场,即将到期的商业广场,包括一些新建的商业广场,拿下了这些地方,已经足够对其他企业限制了。

如今,很多老广场都被时代淘汰了。

社会在进步,在发展,那些老牌的商业广场,其实也都在淘汰的边缘。

垄断了新开发的商业广场,限制了其他企业的扩张步伐,打断了他们更新换代的步骤,光是这一点,一年多支出10个亿,远方就是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