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8章 都没闲着(第3/4页)

而且每天的业务量,集中在一个时间段,为了保证时效性,那个时间段需要大量的人手。

可一旦不在这个时间,那这些人手就闲置了下来。

如何能保证快递员能拿到想要的薪资,又如何保证让他们一直都有业务去做?

另外,和食品有关,其实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

食品安全问题,现在越来越受重视,远方在这方面,就做了很严格的监控。

你说先做甜品屋的业务,这几乎不可能,光一个甜品屋能有多少业务量?

就这点业务量,还做什么平台和快递团队,这不是浪费钱吗?

要做,只能做覆盖性的餐饮平台,可一旦进行覆盖,那食品安全方面,平台就需要考虑到,监察也是个麻烦。

这些东西,都会加大成本的支出。

合作商户的选择,也很重要,其实不是你说合作就合作的,现在其实是商户在选择你。

他为什么要入驻你的平台?

一个电话,他们就可以进行送餐,找你做什么?

你能给他们带来什么?

生意变好还是人气大增还是利润上涨?

如果做不到这些,他们就不会选择和你们合作。

可你成立平台的目的是什么?

做生意,目的自然是赚钱,按照你的说法,最终盈利点就在于流量大增,抽取佣金和快递服务费。

可在我看来,前期是别想有任何收入了。

网站的运营和推广,都是一个大成本的支出。

而如果真想做好,做大,前期投资是个天文数字。

又或者,干脆只做平台,将快递外包,这样会节省大量的成本和人力物力……”

秦海侃侃而谈,秦雨涵和齐芳芳面面相觑,好半晌,齐芳芳才干巴巴道:“叔叔真厉害。”

秦海失笑道:“这有什么厉害的,随便说几句罢了。总之,网上订餐平台,看着容易简单,实际上还是很麻烦的。现在,要不做一个完整的产业链,要不就做单一的平台,做订单集中处理。雨涵,你觉得哪种合适?”

秦雨涵苦笑道:“爸,我都没想这么多,您还真在远方学了不少,现在说起这些来比我们厉害多了。爸,也别藏着掩着了,您说哪种更好?”

秦海笑呵呵道:“我藏什么,其实从长远来说,做产业链更有前景。

快递外包,现在没人做还行,后期有人做了,就不具备竞争力了。

你看远方商城就知道了,就因为自营快递的存在,才能击溃其他对手。

这种垂直管理,可以保证高时效性,和高效率。

单一的做平台,其实和淘宝差不多,真要做大了,那也有竞争力。

可一旦被对手攻击,被对手赶上了,那竞争力就消失殆尽了。

不过单一做平台,成本会下滑很多,也算是各有利弊吧。”

他说着说着,又道:“不过我们现在刚开始做,其实可以做一个局部区域性的产业链覆盖。

沪市太大,我们的资金不足以完成这个投资。

可以挑选一个区,大学和商务楼比较多的区域,做一个平台和快递覆盖。

500万左右,应该够了。

前期自己多花点精力,也能节省不少成本,快递这边我来弄,先做着试试看。

等赚钱了,或者规模大了,可以选择融资或者其他方式,继续覆盖别的区域。”

“那您的意思就是平台和快递都做了?”秦雨涵问道。

“嗯,快递我倒是懂,平台只能你们自己来了,挑选一个合适的区域,我去考察一下,做一次快递配送点的挑选工作。顺便做一下人员筹备,想做就要高效率,别拖拉。在这个时代,效率才是制胜法宝。”

秦雨涵还没说话,齐芳芳就笑道:“叔叔,您说话和李东好像。”

秦海看了一眼秦雨涵,笑了笑没出声。

毕竟在远方工作了几年,总有些影响在里面。

李东是极其讲究效率的一个人,物流这边,李东的要求很高,对效率和安全这两方面,几乎每个星期都会做一次会议报告。

这么久了,秦海也习惯了。

当然,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不过管理过数万快递员的秦海,自认管一个小区域还是没问题的。

哪怕现在就覆盖沪市,他也能很快将快递网络铺设起来。

前提是,有这个必要,有这个需求,以及有这个资金支持。

在远方,别的都难,唯独资金,李东都会想办法筹集,虽然天天喊着缺钱,实际上他们这些人,还真没怎么为钱发过愁。

秦雨涵听老爸这么说,马上道:“那好,芳芳现在就开始筹备网站运营团队,搭建平台。

我负责去找合作商户,谈合作的事,另外等平台搭建好了,推广的事芳芳你来负责。

爸,快递网络的铺设,就交给您了。

妈,公司的内务就全部交给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