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6章 商界精英们的默契(第3/4页)

华夏的民营企业家,登顶亚洲首富之位,已经让他们的心理出现了倾斜。

当李东选择状告《福布斯》的一刹那,这种倾斜已经成了决定。

现在不拖李东后腿,李东哪怕今年成不了首富,明年,后年,反正不久的将来一定是!

华夏如今在融入世界,不但硬实力需要提升,软实力同样需要!

而一个世界首富的宝座,就是商界的软实力之巅。

而且远方有一点好,不是专营房地产和能源垄断的企业。

真要这种企业的掌门人,登上了世界首富的宝座,那也是褒贬不一,惹人争议。

反而是远方这种以互联网和零售为主的企业,才会被人认同。

如今的全球富豪榜,世界名企排名,都是以这两种人为主,当然,这是指民营。

民营企业中,零售业和互联网产业,占据了半壁江山以上。

大亨当中,也是如此。

其他垄断性产业的企业,反而不被人所谨记,那样的财富和实力,让人觉得理所当然,根本不会产生如李东这些人的名人效应。

……

同一时间。

远在美国的福布斯集团,也收到了消息。

时任福布斯集团CEO以及福布斯杂志总编辑的史蒂夫·福布斯,听到消息的时候,也不由有些发怔。

不过发怔也只是一瞬间的,对着电话,史蒂夫·福布斯用英文笑着回应道:“我们接战!

Titan Lee很有趣,也很有远见。

下一期杂志就以Titan Lee为主题,做一次专题报道。

甚至必要的时候,我可以亲自去华夏和他聊聊,做一次专访。

他需要用我们炒作,我们也需要。

互惠互利的事,我想他也不会在意到底是输是赢,同样的,我们也不会在意。”

福布斯并不是没有对手,在美国,《财富》杂志就是他们最大的对手。

而史蒂夫·福布斯也不是无名之辈,他被誉为经济预言家,获得过很多殊荣。

而对于炒作营销,他也拿手。

1996年到2000年期间,他曾经自费6700万美元,两次参加总统提名人竞选。

想当老大的心思自然是有的,可史蒂夫另一个目的,就是借助提名人竞选的机会,让所有人知道《福布斯》记住《福布斯》。

按照他的话来说,这点钱只够在超级橄榄球赛中购买10分钟的广告。

而他花了同样的钱,却是让全美甚至全世界都记住了他和《福布斯》。

所以,对东方那位新晋亚洲首富的年轻人,史蒂夫·福布斯很快就猜到了他的目的。

李东,史蒂夫研究过。

福布斯杂志推出的全球富豪,他都研究过,至于李东怒斥的没做深入调查,财富低估,史蒂夫都懒得辩解。

别忘了,那是08年的排行!

三个月前,李东的个人财富,以及当时的环境,本来就差不多如此。

11月份给出的排名,已经是看在华夏民众需求的份上,福布斯华夏榜才做了一次实时更新,而实际上,这种统计都不是实时的,而是提前几个月就做了出来。

08年11月份,李东个人财富1080亿,09年1月份福布斯统计结束,给出的结果是1450亿以上,福布斯这边没有任何低估李东的意思在里面。

至于现在,谁知道李东到底有多少钱。

而且经济环境一天一变,现在发布的榜单,自然没那么精确。

对着电话说了几句应战的事,史蒂夫继续道:“另外借着这次机会,我们之前不是一直在议定实时富豪榜的问题吗?这次如果最终和Titan Lee无法达成一致,那我们可以退让一步,承认我们失误,借此机会,推出实时富豪榜!”

对他们这些商界精英来说,退也好,进也罢,最终追求的都是利益最大化。

这次李东不闹腾,他们推出实时富豪榜追踪,可能会引起一部分富豪反感。

可现在没问题了,你看看,李东这位大亨都觉得没有实时更新他的财富,选择了起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为了更好地让公众了解到情况,为了更好地为大家服务。

福布斯精益求精,选择了费时费力,实时进行追踪。

这样一来,哪怕最终在李东这边妥协,他们也赚了。

原本还想着推迟几年再出炉,现在他们无论进还是退,都不算输。

而且还能借着李东的风头,《福布斯》也跟着火上一把。

李东省了大笔的广告费用,他们也一样如此。

对手《财富》想超过他们,继续等着吧!

商界的精英们,随时都能抓住契机,给自己做出利益最大化的选择。

网民们还在热议《福布斯》摊上大事了,殊不知,这是双方心照不宣达成的默契。

李东并未和他们商量,福布斯也没有通知李东。

反正大家就这么默默地去做,最终的结果,对双方都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