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8章 巨人的集合体(第2/4页)

现在可以这么说,和世界顶级的经济体相比,我们已经追上了99年,就差最后一步了。

可这最后一步,暂时还很难跨越,所以你说国内的企业不具备竞争力,也不算全部都错,起码目前看来,一些大型国际性的集团更具备威胁力。

当然,这是针对未来的远方而言。

目前,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还是华夏的企业。

而外资,虽然会给我们造成更大的压力,可这种压力也不是绝对的。

就说微博,微博脱胎于Facebook和Twitter,这点我一直都承认,没什么不好说的。

可目前,说一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不为过。

在华夏本土市场,我们是绝对的第一,这点任何平台都无法比拟。

而在国际市场上,亚洲这一块,我们的市场占有率还要高过其他两家。

欧美地区,除了美国本土,其他地区,我们的市场占有率和用户数也不比他们少。

由此可见,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关键还是在于企业自身。

对远方而言,真正的敌人其实只有自己,真正的对手也只有自己。

其他的企业,无论国资外资,只是我们前进道路上的一道风景,超越他们,在我看来,不说必然,也是很顺理成章的事。”

这个牛逼吹大了,杨思和赵莉颖彻底不知道该问什么了!

远方集团,哪怕达到了3000亿的规模,可也就500亿美金不到的规模。

然而,这时候的李东,那比人家5000亿美金的财团都要猖狂。

这么吹,真的没问题吗?

杨思看了一眼摄像,苦笑道:“李总,要不,专访先停停?”

李东诧异道:“怎么了?”

“就是……”杨思有些苦恼,半晌才找到借口道:“就是有些口渴了,而且您不是说要多点趣味性吗?老是待在办公室采访,也有些乏味。要不,我们喝杯茶,待会顺便去远方办公区看看,边走边聊。”

李东笑道:“行啊,另外下次有话就直说。

是不是觉得我说的有些空了?

其实也不算吹牛,事实罢了。

在陌生领域上,远方自然不会说这话,在一些高尖端领域,远方也不敢说这话。

可在远方熟悉的领域,我既然敢说,那就代表不是纯粹的胡说。

也许你们觉得,前面五年,已经是远方的巅峰期。

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前面五年,只是远方在打基础的阶段,这个阶段的远方,其实还是在跟风,在按部就班地走。

远方真正的爆发期,在我看来,应该是未来才对。

站在一些巨人的肩膀上,集合这些巨人们的力量和思维,走在世界的最前沿,在我看来是很正常的事。”

“巨人?”

杨思微微凝眉,这是比喻还是代指谁?

她没问,赵莉颖为了活跃气氛,却是笑着问道:“李总,您说的巨人,不会是说您自己吧?”

李东一边起身往会客区走,一边笑道:“怎么说呢,我算是一个巨人的集合体吧。”

这话有些复杂,李东可能是在说他比所有人都强,所谓的巨人,也只是他的一部分。

当然,也有可能是别的含义。

不过这时候,赵莉颖也不问了,这本来就不是重点。

几人在会客区坐下,白素端着茶进了门。

杨思轻抿一口,又道:“李先生,我听说,您之前收养了两位小女孩……”

李东摆摆手道:“不谈这个。”

这话一出,杨思马上转移话题道:“李先生,那能问您几个比较尖锐点的话题吧?”

李东笑道:“问问看。”

“远方集团,如今已经是民营第一,甚至在华夏所有企业当中,排名都很靠前。

可直到现在,远方几乎还是您个人在控股。

这在企业当中,尤其是大型集团当中,是很少见的一件事。

关于远方股权架构的问题,外界早有议论。

对此,您个人是如何看待的?

还有,您的高管们,就没有为这点为自己争取过吗?”

李东沉吟片刻,想了想才道:“这个问题,其实之前也有人问过我,就在几天前。

关于股权架构的问题,其实很多企业都面临过各种各样的困难。

远方这边,当然也有过一段时期的迷茫期,高管和员工都迷茫,不知道为了谁在奋斗,缺乏归属感。

实际上,我个人控股远方,不是说,我李东就容不得别人,舍不得把好处给别人。

远方成立时间不算长,连头带尾也才五年。

五年时间,在我看来,还没到那个时候,这个时期,我也没觉得我自己落伍了。

所以,我需要绝对的服从和绝对的效率。

股权一旦流失,很可能会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当然,有人会说,这是不自信的表现,只要你的决策正确,哪怕没有股权,也不用担心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