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3章 京城不是滑铁卢(第2/3页)

可沪市却是有一个让人尴尬的局面,没有互联网巨头落户沪市。

以前,盛大算是互联网巨头集团,不过盛大如今渐渐没落。

深市的腾讯,临安的阿里,京城的百度和新浪,平川的远方……

这些排名靠前的互联网巨头,没有一家是在沪市的!

有时候,沪市政府其实也挺尴尬的。

他们不是没有邀请过一些巨头企业进入沪市,可对方在当地经营多年,加上当地政府政策倾斜的厉害,为了保住这些企业,都死命地拉拢。

几次会谈,沪市都是无功而返。

这次好了,希望来了!

远方居然选择了从京城撤离,而平川毕竟有其局限性,就说IDC数据中心产业集群化,在江北就很难实现。

这和硬件和当地基建有关,除非远方自己愿意继续加大投资,为互联网基建工作添砖加瓦。

要不然,江北就不是集群区域的好选择。

这次能引入国美,下一次就是远方零售,再下一次就是整个远方集团!

一个远方集团的进入,可能会带动整个商界变动。

到了那时候,沪市收获就太大了。

为了这种收获,让副手亲自去找李东,不算过分。

要不是不好让京城那边太难堪,他自己亲自去都没问题。

有时候,他们这些人把面子看的很重,有时候,他们却能拿得起放得下。

能走到这一步的,不至于连这种决断都做不出来。

对面五十多岁的副手闻言也笑道:“好,那我明天一早就过去。不过我去了,秦先生他们恐怕就紧张了。”

“不用管他们,秦汉源白捡一个便宜,远方崛起可没江北多大事。而且在江北,远方根本得不到更大的发展。如果远方三年前就落户沪市,如今恐怕早就走出了国门,何至于此。这次你过去,不用看江北政府的脸色,当然,尽量保持低调,你也知道,远方刚宣布从京城撤离,也不宜大张旗鼓行事。”

“我明白的。”

“那好,一些政策方面,无法临机决断的话,随时保持电话联系。我这边,尽量满足远方的要求。引入远方,很有可能是我们第一季度最大的成绩……”

……

这一晚,不仅仅是沪市开始行动。

沿海地区,一些一线城市也开始行动起来。

眼光,人人都有。

远方从北方核心之地撤离,重心南移是必然的选择。

而南方,可不仅仅只有沪市这一个选择。

闽南,粤省,包括江浙地区,这些地方都有希望。

起码比起江北,他们经济要发达的多,江北能给的,他们也能给,甚至给的更多。

地产集团就算了,远方这种集团,既有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又有IT高端产业,这种企业是最受当地政府欢迎的企业。

解决了待就业的问题,还能进行整体产业升级,这种金凤凰,谁不想引入。

早在之前,很多地方就眼馋远方了。

不过江北那边守的严实,远方这边也没有动摇的心态,其他地方都难以撼动。

现在,远方显然被打开了一道缺口。

这时候趁虚而入,成功的概率会大增。

……

外界在行动。

现场,李东的话却是让所有人震撼和难以接受。

一些从京城地区赶来参加年会的员工,这时候都懵了。

刚刚,前一刻,他们还在激情欢呼。

下一刻,他们就可能成为远方之外的人。

这让他们如何能接受!

就连齐云娜,这时候也是双眼发红,京城,那是她付出心血最多的地方。

从07年年初开始,她就去了京城。

整整两年时间,相对于成立才五年的远方,已经很长很长了。

无论是王悦还是孙涛或者袁成道,都没有她出外的时间长。

京城,那是她一点一点打造的产业体系,两年来,她知道自己学问不高,经验不足,资历也不厚重。

为了不让李东失望,为了不让集团亏损。

700多天的时间,除了一次病的非常厉害,休息了三天,她一天假都没请过。

每天早上7点就到公司,晚上没有早于10点离开的。

这样的付出,这样的努力,才有了京城百货的现在。

她在不断给自己充电,回到家也是各种商业书籍管理书籍看到深夜才休息。

这一切的努力,在她看来,都是值得的。

然而此刻,尽管之前就知道了这事,可那时候李东还没彻底确定,她也没现在这么难受。

这时候,齐云娜忽然好想大哭一场。

投资50亿的京城百货产业,就这么被否认了吗?

两年的付出,换来的就是一句无限期停业吗?

眼前的小男人,到底明不明白,简单的几句话,让她有多绝望,多痛苦!

齐云娜双眼泛红,强忍着不让泪珠落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