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5章 欠什么都别欠人情(第2/3页)

要是对手多了,各种手段下来,直接养老都算开恩。

不过毕竟是周家的嫡系,还没到这地步。

事情,目前还有转圜的余地。

李东微微挑眉,半晌才道:“那现在你的意思是?”

周玥轻声道:“我堂叔以及我爷爷他们的意思是,这事必须淡化处理才行,不适合对外透露,以免造成更大的影响。

所以,当务之急,便是找到一家企业,重新接手这个项目。

可我堂叔当初的规划很大,一心想要超过……超过江北的物流园,成为华东华北乃至整个华夏最大的物流园区。

光是计划投资,就高达200亿之巨。

所以,一时间很难找到第二家企业接手。

就算找到了,前期的一些问题也很容易暴露,所以我们希望能尽量避免这些问题,尽量淡化前面的问题。

还有银行贷款方面,5个亿不是小数目,按照银行和当地政府的意思,也希望下一家接手的企业能一起接手债务问题……”

说到这,周玥连忙道:“不过你放心,这些债务名义上是企业承担,实际上,在一些政策和补贴上面,都会给予返还。这点,也是当地政府公认的,政府也希望能淡化这些不利因素。如今,国内有这个实力,有这个经验,而且还有这样扩张计划的企业,几乎没有第二家了。我堂叔他们分析了很久,最终想到,远方这边可能有这样的扩张需求……”

李东嘴角抽搐,好一会才道:“200亿的计划投资,5亿的贷款!

另外,华东地区,我们已经打造了一家规模百亿级的物流园,鲁省那边,还有另一家规模百亿的物流园!

现在,你说在晋省打造一家规模200亿级的物流园,周玥,你堂叔和你爷爷真的高估我了。

至于你说的晋省地理位置问题,陆运问题不大,可晋阳附近的水系,只有汾河。

汾河吃水很浅,规模200亿级的物流园,这是投资,真正的业务,一年恐怕超过300亿以上!

水运是大头,汾河承担不了这样的任务。

所以,在晋阳投资200亿建物流园……”

李东都不想说话了,我脑袋进水了差不多,要不然,等着吃大亏吧。

而且华北地区,真正适合建大型物流园产业基地的是津门地区。

那里自古以来就是通商港口,交通发达,水陆空三方面都比晋省要强得多。

就算不选津门,选冀省也比晋省要强。

冀省东临渤海,内环京津,秦皇岛一代又是著名的港口城市,在这投建物流园,覆盖华北那才划算。

现在,你让我去晋省,投资数百亿,和煤老板们一起在小河道里折腾?

李东满脸的无力,难怪!

我就说,周家实力这么强,想巴结他们的商人多了,总有人不计损失,愿意出这个力。

可涉及的资金,高达200亿!

这还不算,还要承担无数的风险,谁敢这么干?

真要有这种商人,李东早就骗的他爹妈都去要饭了。

卖周家人情是重要,可归根究底,还是钱最重要。

对商人而言,有些投资,亏本了都可以做。

有些投资,那是绝对不能做的!

周玥的堂叔……

李东不认识,也没见过,可现在,李东唯有一个印象,好大喜功!

远方在江北投建物流园,那是因为华东地区,中原一代,暂时还没有超大型的物流园。

而且当初这个规划,就是李东本人提议的,后期杜安民施行过程中,出了问题,李东于公于私都要出手才行。

可周家这边的人情,真的值这个价?

将人情价值化,也是没办法的事。

别说李东现在没那么多钱,他就是万亿富翁,200亿也不是小数目了。

晋省,真的能投资超大型物流园?

李东的一番话,让周玥有些失望,想了想才道:“真的没戏?”

李东干巴巴道:“你可以找其他企业的人问问看,200亿级的太大了,大到甚至能覆盖内蒙一代了。

可那边地广人稀,投资太大了不划算。

京津,冀省,哪怕东北地区,其实都有大型港口,比晋省要强。

鲁省虽然属于华东,可距离晋省也不算太远。

鲁省胶州湾那边,如今正在打造国际化物流园中心,一期甚至已经投建……

我这时候在晋省建超大型物流园……”

有些话李东都不好说出口,我不是白痴,真不是!

胶州湾那边的国际物流园,号称要投资500亿,打造华夏乃至世界一流的超大型产业集群,依托渤海几大港口,也的确有这个希望做到。

这时候,距离鲁省不远的晋省,也要打造超大型物流园,肯定会受到重大影响。

200亿的投资,与其投资这个,李东还不如投建更多的仓储中心和配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