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7章 大新闻来了(第2/3页)

李东不以为意道:“每个人的想法不同,有人看好,有人不看好,这都是正常的。

而且远方的目的,也不是做单纯的商业地产。

远方城,也不是简简单单的购物广场,远方的目的是将其打造成远方的名片,甚至一座城市的名片!

就像我们在京城,在沪市,在山城都耗费巨资,打造了一座顶级的城市综合体。

以后,你去了京城,想去CBD购物休闲,首先想到的不是CBD,而是远方城!

你去山城沙坪坝,想到的也不是沙坪坝商圈,而是远方城!

去了徐家汇,想到的还是远方城!

这才是我们的目的,至于商业地产市场低迷,这和我们有什么关系?

市场再低迷,大家总是要购物的,也要吃饭休闲的。

除非经济倒退几十年,回到计划经济时代,否则我觉得没什么好担心的。”

李东说完,大家忍不住仔细咀嚼起来。

这话说的,还真够霸气的!

是啊,我根本不在乎赚钱与否,我在乎的只是这个项目能给远方带来多大的影响力。

真要亏损了一些,那也无所谓。

而且李东的目标也不在赚钱上面,他的目标更宏大,让远方城成为城市的名片。

任何一座城市,都有其独特的风格和人文文化。

李东现在想做的,便是让远方城,融入这座城市,取代他们的文化,这个目标比赚钱可大多了。

众人现在有些理解,李东为何会不计成本,疯狂投资了。

真要让李东达成了这个目标,以后远方那就真成了商业帝国了。

当然,这个目标也不是那么容易达成的。

几十亿的投资虽然大,可有时候,不单单是钱的问题,还得看远方怎么经营他们的城市综合体。

经营不善,倒闭也不是不可能。

问完了第二个问题,女记者想了一会才问道:“李总,那这么说,十座远方城并不是远方的极限了?按照您的说法,是不是以后,每座城市都会有一座远方城?”

李东苦笑道:“这个你们还真高估我了,全国有多少城市?就说地级市以上的,大概有300多个。想全覆盖这些城市,平均一座远方城,最低投资20亿吧,有些城市只会更高,那就是7000亿左右了。要是东宇地产能做到这个规模,光是一个东宇,我就能赶超比尔盖茨了。”

账,大家自然都会算。

可很多人还是听到了一些不一样的东西,女记者的三个问题完了,可别人还能问啊。

李东一说完,马上就有人急忙道:“李总,您话中的意思,是远方日后不会引入外来资本吗?”

要不是独资,李东也不会说一个东宇就超越世界首富了。

甚至众人隐隐都听出来了,李东指不定连上市的心思都没。

李东这次没给肯定的答复,笑了笑道:“这个不好说,看情况吧。如果需要的话,也不是没这个可能。”

“李总,那您觉得,您在远方城计划上大笔投入,除了您的城市名片计划,这个项目能赚钱吗?”

“必然的!”

李东笑道:“赚钱和城市名片不冲突,或者说,两者缺一不可。

如果一座城市综合体,不赚钱,那说明经营不善。

你们觉得,经营不善的城市综合体,会成为城市名片吗?

在我看来,如今虽然华夏受到全球金融危机影响,可华夏抗风险能力一直都是世界第一,国内的经济很快就会复苏的。

只要经济复苏,十座远方城,可能会给我们带来双倍乃至更多的利益。

今天我花了500亿,过两年,也许我就能赚回来一千亿!”

众人咋舌不已,一千亿,也就你敢说了,连银行大概都不敢说这个话。

咋舌归咋舌,吹牛大家都会。

到现在,大家也没问什么刺激性的问题。

眼看着采访也有段时间了,有人问道:“李总,听说远方这次的远方城计划,资金来源是远方超市这边的货款,这事是真的吗?”

这个问题,一下子就问到了点子上。

不少人一脸期待,这要是真的,接下来爆料出去,说不定真能引起轰动。

别的企业不行,远方绝对可以。

实在是远方最近太火了,大家都在议论李东有多少钱,远方有多少钱。

可一旦知道,这些钱,来源于供货款,想想都知道会引起多少人担忧和震惊。

远方具体能不能拿出这些钱,普通人是不会知道的。

远方盈利多少,投资多少,他们也不知道,除非远方自己宣布,可他们给出的数据,能当真吗?

又不是上市企业,对外公布的数据,真假难辨。

这时候,除了专业人士,外人还真不知道情况。

恐怕很大一部分人,连供货款是什么概念都不会太清楚。

供货款有个周期,大概也有人不清楚,也许有人觉得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也不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