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 天时地利人和(第2/3页)

李东开始诉苦,一个劲地说自己没办法,集团情况很危急。

找秦汉源帮忙,其实也是李东临时起的念头。

以前他根本没想到这茬,直到这次秦汉源岗位即将调动,外界披露了他的任职履历李东才恍然大悟!

这位低调的省府一号,来江北之前居然是全国供销社的掌舵人。

李东想起这事的时候,真的悔的肠子都青了。

要是早记起这事,他早就应该来找秦汉源帮忙才对。

开玩笑,供销社目前虽然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可当年的供销社可是垄断了全国零售市场。

渠道供应链哪怕是现在,那也是国内最广最强的。

除了这些之外,供销社的资源数不胜数。

就像这次的常客隆,要是早知道秦汉源有这方面的经历,李东直接找老秦帮忙,效果肯定非同一般。

常客隆在改制之前,那也是供销社改制来的。

直到现在,常客隆其实也受到供销社的影响。

秦汉源虽然调职几年时间了,可他一直在上升,而不是下降。

尤其是这次即将升任江北省委一号,供销社那边的关系不可能会断。

人走茶凉不是通用的理念,有时候,人走了茶更热也不一定。

等李东哭完苦,秦汉源微微沉吟片刻才好笑道:“李总,你这是将我军啊!供销社那边,我现在是鞭长莫及……”

这话李东才不相信,等他说完,李东便道:“省长,这次只要我们远方能赢了,我敢确定,最多三五年时间,远方肯定能达到千亿规模以上。

另外我们之前在凤城投资了数据中心,项目也即将动工。

还有,远方马上准备筹建自己的供应链渠道,下游产业,都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未来三年内,远方规模会进一步扩大,在江北将会提供上万个岗位。

而等远方物流园完工之后,远方物流总部会迁移到物流园,带动整个江北物流产业的进一步上升,做成华东地区最强的物流产业链。

另外就是远方商城,作为国内一流的高新科技产业……”

李东吧啦吧啦说了一堆,就是告诉秦汉源,帮了远方,江北才会利益更大化。

三年内再次提供上万个就业岗位,扩大在江北的投资,补充江北产业完整,增加税收,这些可都是和政府密切相关的问题。

远方做大了,对江北只有好处而不会有坏处。

要不然江北这次不帮忙,远方一旦迁移总部,损失的还是江北政府。

当然,迁移总部的话李东肯定不会说出来。

说出来就是威胁了,远方虽然规模不小,可也没到影响一省经济的地步,真要说出这话,秦汉源肯定会反感。

到时候就是起反作用了,这点李东还是明白的。

还好,李东说这些已经足够了。

其实就算他不说,秦汉源也明白这个道理。

一家未来千亿规模的企业,尤其李东承诺增加在下游产业链的投资,那概念截然不同。

微微沉吟片刻,最后秦汉源才道:“那我试试看,不过我只能说尽量,而且这事不易大动干戈。”

秦汉源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不过李东也不意外,政府官员一般都不会说的斩钉截铁。

他说不易大动干戈,那也是正常。

苏果好歹也算国企,秦汉源稍微倾斜一点远方还可以,要是借助影响力完全给远方站台,就有些过了。

苏南那边也不是没人,一号可是刚刚升职。

地方政府在当地施加影响力就算了,结果还动用其他地方的关系人脉,这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事。

其实秦汉源这么说,已经差不多表态了。

李东闻言喜形于色道:“谢谢省长!另外我们想在下个月1号便开始动手,所以还希望省长……”

“这么快?”

秦汉源一时间也有些惊讶起来,现在已经是27号了,距离下个月不到5天时间。

李东说下个月就要动手,这速度有些出乎他的预料。

李东也没隐瞒,笑呵呵道:“我们已经拿下了永安和常客隆,再等下去,我怕对方会收到消息,所以只能选择速战速决。”

“这……这还真是……”

秦汉源这时候真的对李东刮目相看起来,这小子行啊,居然都做到这个地步了。

难怪年纪轻轻的就打下了这么大的家业,光从这次和苏果对战就可见一斑。

秦汉源心里感慨了一声,又想到远方已经拿下了这两家企业,接下来恐怕苏果真会败下来也不一定。

既然如此,那自己再扶他一程好了。

杜安民虽然走了,可远方还在,杜安民离开不代表政府就要抛弃远方。

反倒是杜安民的离开,让秦汉源这些人更能接受远方的存在。

脑海中转过这些念头,秦汉源点头道:“那我尽快安排,争取这几天帮你解决这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