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3章 【交锋】(第3/4页)

“说个有趣的事情。我去年在金牛商学院讲课的时候,就遇到一个老熟人。他当时是一家饮料厂的厂长,找我买过奖杯,我跟他讲经营策略的时候,举过一个做洗车场的例子。后来他领导的工厂改制,被私企给兼并了,他干脆跑去深城开洗车场。就按我随口瞎编的案例,照着我说的经营理念,现在已经成为了大型连锁汽车美容城的老板。深城最有名的‘鸿途汽车美容城’就是他开的,而且连锁店开到了北上广等大城市,身家已经过亿。此人可查,不是假的。他跟我见面时说:‘宋老师,当初你的一席话,让我终身受益,那些钱花得太值了!’”

“做生意要靠脑子,不管是技工贸,还是贸工技,有商业头脑就能壮大。壮大到一定程度,也必须保持清醒头脑,根据市场环境和自身情况制定长远路线。不能贸然的技工贸,也不能贸工技一条路走到黑。”

“神州科技刚刚成立的时候,也是走贸工技道路。我们啥技术都不会,就靠卖小灵通赚钱,先通过‘贸’来积累资金。接着又是提升工艺,压缩成本,靠‘工’继续壮大。当发展到不缺钱的时候,立即开始把‘技’放在首位,完成了从贸工技到技工贸的完美转型。”

柳总笑笑不说话。

宋维扬这番话意有所指啊,白彦松害怕两位嘉宾吵起来,立即转移话题:“柳总,在联想的发展史上,您有没有一些特别大的遗憾?”

柳总说:“大的遗憾没有。我们提出了管理三要素,建班子,定战略,带队伍,对定战略有一套科学周密的方式,所以不会出现大的战略错误。只要走对了方向,自然不会出现大遗憾。具体的遗憾还是有的,就像刚才小宋提到的贸工技、技工贸问题。我跟倪先生出现分歧,这是企业管理者和技术负责人的矛盾,酿成了很大的社会影响,说起来也是一个遗憾。”

宋维扬笑笑不说话。

白彦松说:“神州和联想都已经启动海外战略,两位在品牌营销的国际化道路上,还会采取什么样的措施?”

宋维扬说:“柳总先讲吧。”

柳总说道:“从我们收购IBM的PC业务以后,我更知道品牌的威力是什么样的。同样的好东西,一个有牌子,一个没牌子,没牌子的卖不动,把没牌子的东西变成有牌子的东西要费很大力气。我们今后要做的品牌海外战略,就是把IBM积累的品牌影响力,逐渐转化成联想自身的品牌影响力。一个企业的品牌,跟国家的品牌有很大关系,今天中国的经济品牌在世界上还是很弱的地位,人家一听中国货就是抵挡代名词。这需要很多的中国企业,一起把中国品牌树立起来。联想只是其中之一,跟国内同志们一起努力,才能把中国的品牌形象做好。我们比较早的走出去,遇到的困难会多一点,付出的代价更大一点,这也是我们心甘情愿的事情。”

白彦松道:“宋先生呢?”

宋维扬说:“确实如柳总所言,中国品牌的形象更差一些。神州智能机,不管是2G还是3G版本,有很多地方都强于苹果,而且比苹果更先上市销售。但我们的销量,始终要比苹果差一些,无非就是吃了中国品牌的亏。但我觉得吧,只要技术上去了,创新上去了,默默耕耘,品牌影响力也会上去的。就拿现在来说,虽然美国人还是觉得中国货普遍很低端,但我们的智能手机亮点很多,足够抵消这种潜在的负面影响。”

“在美国年轻消费者当中,已经形成了一股力量,他们已经变成神州手机的忠实用户,也就是所谓的‘神州粉’。他们以使用神州智能机而自豪,甚至在网路社区嘲笑苹果用户。嘲笑苹果3G版手机经常掉线,嘲笑苹果2G版手机信号不好,嘲笑苹果手机不能更换电池,嘲笑苹果手机不能使用谷歌地图,嘲笑苹果手机不能使用谷歌搜索引擎,嘲笑苹果手机屏幕太小看视频不爽。”

“你技术到位了,创新到位了,质量过硬了,能人所不能,品牌影响力自然也就上来了!能人所不能,那你就牛逼,就能打响自己的品牌。主持人问神州未来的国际化品牌战略,就一句话:坚持科技创新!”

柳总补充道:“联想也一直坚持科技创新。个人电脑产品方兴未艾,必须根据客户的需求,不断更新内容形式。电脑跟手机、跟宽带无线越来越近,研发上如果没有大投入,没有远见的话肯定不行。”

白彦松又说:“两位如何评价自身的发展战略,在发展中又如何保持企业竞争力?”

柳总笑道:“小宋先讲吧。”

宋维扬说:“我们跟联想的多元化战略不同,神州只做电子产品,当然也投资一些高新领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一家企业的精力也有限,你如果选择太多,关键时刻必然难以抉择,导致企业的精力分散。我们就是要瞄准一个点往前冲,把这个点冲出一条道路,再把这条道路冲出一片天!神州刚开始只做小灵通,累积资金、技术和渠道,再通过这些资金、技术和渠道,开始做手机、做电脑、做U盘、做芯片、做主板、做电子教育产品。神州智能手机,应该算神州科技这些年默默耕耘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