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八章 展会安排(第2/3页)

“我们还是去见苏董吧。”沈丰快速结束了这个令他心跳的话题。6万元的收入的刺激,绝对比不上花掉6万元的刺激感。

如果这6万元是别人花掉的,那感觉就更怪了。

100多个旅游资格卖的飞快,接着又是几个国内的“团购”项目,主要是彩电冰箱和洗衣机,以及大华实业后勤部组织的新房装修兼监理工程。

要说团购这个词,在计划经济时代是常有的,以前的厂矿企业,政府单位,逢年过节都要组织团购,或者采取免费分发的福利形式,这一方面是物流渠道的不畅通,一方面也少不了减少总开支的想法。除此以外,许多建设三线时建到山沟沟里的厂矿,更是少不了团购。由工厂派车到山外去拉菜拉肉拉水果,然后再在家属区平价卖掉,在当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

现在的物资要充裕一些,但也没到什么都有卖的时候,大电视大冰箱和双筒洗衣机等等产品都算稀缺,空调这样的类奢侈品就更少了。国家机关和大企业也要通过各种手段才能给职工干部弄到一些,大华实业自然不甘落后,他们的政治权利虽然比不上这些单位,可是有外汇和投资项目,再加上分配成品油的部分权力,到了年节,也能供应一部分的稀缺品。

不过,大华实业的购买力惊人,若是不采取拍卖的方式,直接分配肯定是不够大家用的,最终还是要用货币手段来调节。

沈丰听着那些高于市场价,但也优于市场常见商品的物件,不觉有点羡慕,当然,他想的不是怎么攒钱购买它们,而是想着单位什么时候能弄一批,减价供应给干部们做福利。

耳中听着以千元为单位的数字,沈丰终于见到了苏城。

他特意观察了一番,似乎想要仔细看看,这位令许多国企负责人都尴尬无比的私营企业主,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不像是传统的国企领导,苏城和舒兰就坐在一群人当中,表情轻松,聊着自己的话题。跟前的大华高层也普遍显的年轻,各自说着他们感兴趣的事。

挨的近了,沈丰还能听到舒兰在说话:“要去巴黎圣母院,我要看敲钟人。”

“没有敲钟人。”苏城回答。

“那也要看巴黎圣母院。”

“就算要看,一天的时间也太多了吧。”

“缩短凡尔赛宫和卢浮宫的行程吧。”

“好吧。”

“太好了,听说附近有家法国餐厅很特别,咱们可以中午吃一次,晚上也吃一次。”

苏城的声音变大了:“也就是说,去看巴黎圣母院的目的,主要是附近的餐厅?”

“还有书店。”舒兰声音小小的。

沈丰听的忍俊不禁,再看看周围刚得了分红,兴高采烈的人们,不禁想:大华实业真的是准备参加展会?还是真的准备好好旅游一番?

“苏董,科工委的沈处长来了。”杨明请沈丰坐在旁边,就忙自己的事去了。

沈丰向苏城打了个招呼,平铺直叙的将鲁主任5人以内要求传达了。

苏城在费老处,可是将数个国企从展会里赶了出来。沈丰虽然不在现场,事后想来仍觉得心惊,别说是私企领导了,就是国企的领导,又有几个敢这样得罪人的?

所以,沈丰保持着机关里的好习惯,能少说就少说,只希望顺利完成任务。

苏城听了他的说明,却是有些好笑,道:“我们申请160人,只是前往法国的人数,以前的展会,不是都要各单位出费用的吗?”

在分税制改革以前,中央穷的掉底,部委办事找下面的单位化缘是常态,沈丰很自然的道:“一般也就是出个十万二十万的,是按单位的大小来算的,不是按你们出行的人数。”

有的高级别单位去的人多,但经费少,那就找个低级别但有钱的单位一起,前者撑场面少给钱,后者借东风多给钱,大家一综合一平均,费用就差不多了。

苏城理解的一笑,也不多说什么,点头道:“多出来的人,我们自己包机去,食宿等开支也由我们自己承担,但手续等方面就麻烦你们了。”

“手续当然是由我们来处理,不过,要提前提交。”

“嗯。”

“对了,还有一事,这是我们准备的展会的分布图,大华被安排在了C区17的12号,请你们准备好演示的资料。”沈丰说着交给苏城一张图纸似的表。

展开的图有一张桌子的大小,可以看到共有4个展台的分配。其中,A和C区在大门的左右,算是比较好的展区。但是,要找到C区17的12号展位,就太不容易了。

“只看到了17,没找到12号展位”苏城对比着比例尺,道:“17号大概200平米的展区,里面有几家公司?”

“全部。”

“全部的意思是,全部的中国公司?”苏城的眉头瞬间皱了起来。200平米听起来不少,但这次要去的中国公司怕有四五十家,平分200平米,一家只有四五平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