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四十七章 建房(第2/3页)

苏城在大华实业和大华投资之间有一堵防火墙,除了两者都归属于他之外,几乎没有横向的联系。

杨明则疑惑的道:“如果是出售的话,大家不一定愿意购买,就算和房改房的价格一样,估计也难。”

“为什么?”这下轮到苏城惊讶了,道:“如果是特殊贡献清单上的员工的话,一年的红利就能买下两套房了吧。再者,他们差不多都该结婚了吧。”

“新房肯定比旧房贵。而且,咱们的员工虽然收入高,但不一定愿意拿来买房。”杨明苦笑,道:“咱们现在的宿舍住着不也挺好。”

苏城一看,得,这和不买老公房又是一个意思。

杨明见他脸色变幻,小声道:“我估计,新建的房子,怎么都要一套两三万,一下子拿出这么多,肯定要肉疼的。”

苏城此时忽然意识到,93年的中国,不光缺乏商品房,还缺乏金融信托,按揭贷款的潘多拉魔盒,尚未打开呢。

“那就由大华实业,给旗下员工做融资。”苏城打了个响指。在后世,这是很多大企业都会提供的员工福利,93年的中国,这个理念是有点过于先进了,但也很恰当。

“看来,大华实业这一趟,可是赚了不少钱呐。”林永贵的笑声远远传来,他推门进入,长声道:“我打问了一下,听说你在什刹海,过来试试看……呵呵,说明我运气不错。”

对石油公司来说,苏城现在就是散发着香气的肉灵芝,哪怕是不速之客,林永贵也是要做的。

苏城并不奇怪林永贵能找过来,什刹海的地块本就是中石油半卖半送的。

他笑着打了个哈哈,道:“我考虑,既然阿塞拜疆的官僚们都能拿着绿油油的美钞花销,大华的员工应该也可以。”

“你准备怎么给你的员工融资?”林永贵身边没带下属,像是一个退休了的老工人似的,手揣在夹克里走进来,打量着苏城的新房啧啧有声,道:“这块地有50亩吧,搁在古代也够做一个园林了,拙政园有100亩吗?”

苏城摆摆手,笑道:“还是说融资吧,按照年资来怎么样。”

小杨主任立刻掏出本子和笔,准备记录。

苏城略作思索,道:“年资满1年的员工,可以得到房款10%的无息贷款,时间5年。另外还可以得到放宽20%的低息贷款,时间也是五年。年资满2年的员工,20%的无息贷款,40%的低息贷款。年资满3年的员工,30%的无息贷款,60%的低息贷款,以此类推,年资5年的员工,就可以有50%的无息贷款,年资三年的员工,也能做到首付10%……”

小杨主任停下笔,咋舌问道:“那低息贷款的利息是多低?”

“50%的银行贷款利息吧。另外,你得问问银行什么的,看咱们这样做是否合法,一切都要走正规程序。”

“是,这个能得到无息贷款的,要不要限定在特殊贡献清单的受领着里面?”

“能拿到公司红利的,也用不着无息贷款了吧。”苏城对公司的利润一清二楚,这几年的红利,绝对是超过房价标准的。

杨明欲言又止,看看林永贵,还是道:“咱们大华实业,现在可有一万五千人了。”

“嗯?”

“一万五千人都贷款,一人贷一两万的话,那就是一两亿。”杨明敢肯定,如果让大家自己出钱买房,很多人会犹豫不决,但若是有免息的贷款,大家一定都会立刻出手。在15%的年息面前,五年的无息贷款,等于把本金白给员工了。

林永贵也愣住了。石油总公司算是福利很好的国企了,他却从来没有想过,还能用这种方式发钱。

“苏城这家伙,还真是适应国企啊。现在发福利容易被上级清查,借款给员工就好说了……”林永贵暗自琢磨着。

苏城甩甩手,道:“一两亿人民币算得了什么。公司目前的现金流这么好,利用起来。”

杨明自然不会煞风景,点头说“好”。

林永贵对苏城的土豪作风羡慕不已,借机问道:“你在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项目,不是正用钱的时候?”

苏城就笑:“你是想问哈萨克斯坦和阿塞拜疆的事吧?”

“这也是我来的原因之一。”林永贵可是计划经济时代过来的,在讨要物资、资金和政策方面,有着天然的厚脸皮,一点都不会因为苏城是他曾经的下属而有丝毫的不好意思。

苏城干脆利落的道:“就我之前说的,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你想要,我介绍纳扎尔巴耶夫,阿塞拜疆的油田,我不会帮你的。”

“那中石油要是竞争阿塞拜疆的油田的话……”

“随你们。”

林永贵仔细看苏城的脸,一会儿讶异的道:“你真不介意?”

“不介意。”

“你在阿塞拜疆忙了那么久,我们一去就摘果子……不太好吧。”林永贵忽然有点不好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