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宠坏的国企(第3/4页)

停了一口气,未等别人说话,陈立正就抓紧时间,道:“石油管道由谁建设,由谁管理,附属设施的权力,我想具体谈一下……”

戏肉来了。

苏城暗叹一声。周老出面邀请,他就预料到了这样的情况。周老固然能帮助统一思想,确定建设中哈石油管道,但在此过程中,石油总公司的官僚们,也不会放弃鲸吞蚕食的大好机会。

石油管道的建设权,就是很重要很诱人的一项权力。想想看,上千公里长的石油管道,要用多少油管,挖掘和填埋多少土方。不管是用于致富还是讨人情,这份权力都能令人得偿所愿。

运营权和附属设施的权力更不用说,苏城都将之写在了协议之上。

陈立正明显是来讨价还价的。

这也多亏了苏城和林永贵达成了协议,并且通过了石油总公司的审核,否则,现在各家指不定跳成什么样子。

苏城镇定自若的道:“这方面,不是应该由大华实业和胜利油田谈吗?我们已经有了相应的协议。”

“胜利油田谈,总公司谈,不是一样吗?你们签订的协议,仅仅规定了石油管道本身的股份,我想说的是,石油管道的建设是一项大工程,我认为,应当全部由国内企业来完成。可以的话,所有的零件和材料,也从国内购买,这对我国的石油机械行业,将会是一个极大的促进。”陈立正说的大义凛然,唯独没有说国内的石油机械产业几乎全部属于国企。

林永贵不爽的瞪了他一眼,道:“国内的石油机械行业基础薄弱,还没有能力完成一条石油管道的全部设计和生产,这样的规定没意义。”

“就是因为基础薄弱,才要借助这次的机会,将它好好的发展起来。”陈立正崽儿卖田心不疼,笑对苏城道:“苏董,你说说看,是否赞同中哈石油管道由国内企业来完成生产和建造工作?”

这是一个两难的问题。

当陈立正将爱国主义巧妙挂钩以后,再要说“不”就变的艰难许多。

坐在舒兰身边女孩儿也好奇的看向苏城,想知道他怎么回答。

林永贵绷着脸,不安的皱着眉头。长距离的石油管道,对中国来说还是一个新生事物,要借用国内企业的力量来建设这样一条上千公里的石油管道,难度可想而知。

即使从经济的角度来考虑,初学乍练的中国企业,少不了要掏学费和研究费。若是将这些成本的一部分转移给终端用户,也就是大华实业,那由中国企业生产石油管道,也许比国外的进口货还要贵。

以中国国企的操行,转嫁成本几乎是一定的。

至于国企的产品质量,更是不敢恭维。

如果是部分材料交给国企来生产,尚且有增加维护成本的风险。全部管道都交给国企来生产,简直像是天方夜谭。

扳着指头说,全世界这么多个国家,估计除了苏联老大哥以外,没有人哪个国家能完成一条上千公里的石油管道的生产和建造。德国或者美国这样的工业强国也不行,他们的企业对世界一体化的需求是极其强烈的,不把所有的零件外包采购,就算是厚道了。

就在众人猜测苏城的推辞方式的时候,苏城却挺直了腰板,一口咬定,说道:“尽量由国内企业生产和建造石油管道,我同意。”

陈立正满腔的反驳之词,听到“同意”两个字,也不知该高兴还是郁闷,不禁重复了一遍:“你同意?”

“没错,大华实业也是中国企业。就算你们不说,我也会尽量让自己的公司来提供石油管道所需的材料。”苏城露出理所当然的表情。

旁边的女孩儿显然是听懂了,“扑哧”一声,笑了出来。

陈立正有点挂不住,道:“大华实业旗下,没有石油机械公司吧。”

“虽然没有……”

陈立正趁机的打断苏城的话,声色严厉的道:“石油机械是很专业的领域,大华还没有石油机械公司,你们怎么提供石油管道所需的材料。中哈石油管道,不仅仅是一个挣钱的工程,还是我们中国石油界的面子……”

“我很清楚石油机械的专业。”苏城也毫不客气的打断陈立正的话,咬字清晰的回敬道:“我第一次做厂长,就在胜利油田的胜利机械厂。我的第一桶金,就是双驴头抽油机的专利技术,如果我记得不错的话,这款抽油机至今已经生产了超过10万台,在中国各大油田,都能见到。所以,大华实业名下虽然没有石油机械公司,但我们仍然有能力提供石油管道所需的材料。”

陈立正的气势顿时为之一滞。

边上的女孩,更是笑的捂住了嘴。

对中老年干部来说,再没有比被年轻女孩嘲笑更凄惨的事了。几名副总都同情的看向陈立正,心里暗自庆幸:幸亏这次出头的不是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