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章 卖好(第3/3页)

要是知道会议室里有别的单位,特别是石油总公司的人,焦国平也许会先观望一下,不过,既然已经激动的喊出了“支持”的旗号,再服软就太怂了。

焦国平看了下领导们的脸色,似乎没人提醒什么,再考虑到对方的身份是“局长”,再没了顾及,“哈哈”笑了一声,就笑道:“我的专业不是石油,但我也了解过一些石油管道的情况,最重要的是,我在中亚呆过好几年的时间。苏联解体的时候,我是第一批前往独联体国家建立谈判程序的外交官员,我可以非常明确的说,中哈石油管线不光有意义,而且是战略性的意义……”

焦国平是靠嘴皮子吃饭的官员,一口气就理顺了名义。

张长亭半辈子做技术、半辈子做官,练嘴皮子的时间和焦国平差不多,但年纪大了,脑子就没那么灵活了,明显想了想,才说:“他一个私人企业,没有资格做石油管道,这是国与国之间的事,石油总公司内部尚无结论,那他就更不应该私自行动。”

按体制来说,张长亭的话是没错的,换上一个别的官员,或许就不吭声了。

焦国平却不一样了,他和苏城一样,是周老的隔空幕僚,对政策走向是烂熟的,撇撇嘴就道:“什么是解放思想?什么实事求是?石油总公司犹豫不决,延误战机,还要怪责先锋大将,这是什么道理?难道还要像计划经济那样,买一根铅笔还盖三个章?要我说,中国的改革,就需要苏董这样的企业家,有能力,敢执行!中哈管道,是大华为国家争取来的切实的利益。哈萨克斯坦的油田,世界各大强国林立,大华实业能为我们抢回一条石油管道,多不容易!这位张局长,你如果分不清好坏,我有一个办法,咱们打开门,请一些记者来,把事情的始末,原原本本的写到报纸上,让全国人民评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