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九章 舾装中的大船(第2/3页)

董峰答应了一声,此事就此决定。

虽然马不停蹄的派人前往京城调查,但一天时间,还是不够他们拿到什么有用的消息。

参观日,来视察的京城领导,果然是苏东元。

苏刑照旧跟着他,西装革履的好像是随行人员。他的脸色很不好,略显苍白,眼睛里遍布红血丝,像是一夜没睡似的。

苏城照常打了招呼,没人看出异常。

然后,闫学灿以大华船业副总经理的身份,带着众人登上通勤车,前往船厂。

来的共有200多家供应商,足有五六百人,分乘10辆大轿车。苏东元自然而然的来到苏城身边,和他坐上了同一辆车。

同车的还有30多人,一边兴致勃勃的看向窗外,一边小声的讨论着。

两个多月前,大华实业分发红利的过程,稳住了大部分的供应商,随着春节前后的结账高峰,账款到期的供应商全都领到了自己该得的钱,供应商们的恐慌其实就消失了。

不过,进入4月以后,又到了大华的订货高峰。要订多少零件物资,定金多少,怎么付款等等,大都要重新拟定。邀请供应商们参观正在建造的船只,让他们了解大华船业的进度,对于合同的签署有很多好处。

大华供应链上的厂商,足有数千家之多,来的200多家,几乎各个都是资产千万的主儿,与此时的普通人相比,自然是富贵逼人。

苏东元挨着苏城,坐在车前方,回望一眼,笑道:“大华的供应商都如此富卓,看来大华实业做的确实不错。”

见苏城不言语,他也不以为意,接着道:“我这次来,是想给你提供一个机会。你新做的大华投资,不是在做房地产吗?我问了几个朋友,也许可以给你在海南找一处地皮。”

“海南?”当投资和海南联系到一起的时候,苏城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绝不是什么好词。

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海南曾经涌起数次席卷全国的投机浪潮。通过倒卖汽车和房地产,有无数的人从中获益,暴富的不在少数。当然,更多的是深陷泥淖的梦想家们。

苏城对于海南投机潮的起落,并没有升入的了解,也不知道狂热的人们什么时候赚钱,什么时候赔钱。因此,即使明知道海南有赚钱的机会,苏城也没有尝试了解。

但不可否认的是,任何一股投机潮热起来的时候,都有人从中大赚一笔。

苏刑没有见到预料之中的表情,很是不忿的道:“海南最贵的地皮,已经7000块一平米了,是京沪的好几倍……”

苏东元伸手挡住他,道:“我知道,过去一些年,亏欠了你们。前几年,你做的石油和石化,技术性太强,我也鞭长莫及。倒是房地产方面,我认识几个朋友,能帮得上忙。海南这块土地,就在海口近郊,位置不错,每平米只要500块就行了。”

苏刑悻悻然的道:“你哪怕什么都不做,放两年,转手就能买四五千一平。”

苏东元再次挡住他,对苏城道:“怎么处理是你的事,总共600亩,人家最多也就能批这么多了。”

600亩差不多是40万平米,按照500块的价格来算,要2000万。若是转手赚10倍的话,这就是2亿左右的利润。

用作赔礼道歉,从物质的角度来说,确实是不少了。

看起来,苏东元确实是想要和好。

或者,这是他巧取豪夺的第一步?

苏城不想深究、他不想再和苏东元产生什么直接的关系了,更别说是直接的利益关系。

他瞄了苏刑一眼,轻轻的摇头,道:“我对海南的房地产不感兴趣。500块一平的价格赶得上京沪了,没必要折腾。”

“你这人好不晓事。”苏刑心中狂喜,面上却埋怨的道:“你甭管北京上海的土地多少钱,海南这地方,你遍寻不着500的地皮。600亩地,你拿到手就卖,每平米1000块,1500块,大把的人抢着要!”

这就是新中国第一次地产泡沫了。苏城突然醒悟过来,不禁再次摇头道:“你要想要,拿去便是。我不会要的。”

“苏城!”苏东元面色冷峻起来。这种形式的赔礼道歉,是他所能做的极致,苏城不愿接受,让他的心情很是不好。

苏刑此时亢奋了,怪声道:“你真的不要,我就要了。呵呵,你的大华船业,就算累死累活,能用一年做9艘船出来,也就赚个一两亿吧,哪有这个钱来的快,真不知你是怎么想的。你真不要?”

“不要。”

“不要算了,谁还能逼着把钱塞你怀里不成。”苏刑前面脸色不好,是因为父亲决定把人情换来的600亩地交给苏城。苏城不要,自然要落在他的手里。

这可是要值一两亿的土地啊!只要办个贷款,压上个一年半载,赚来的钱,怕是一辈子都享用不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