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六章 高薪挖人(第3/3页)

“脱离关系是正确的。现代企业制度,就应该权责分明,集团公司和下属的分公司有严格的界限。”詹志芳觉得自己看穿了苏城,用强硬的态度道:“中船作为中国船舶行业的领军企业,有责任也有能力为大华船业掌舵。”

房间内诸人只觉得风云突变,怎么须臾间,大华船业要变成中船集团的了?

就在这时,苏城向后靠了靠,语气放缓道:“我们也同意大华实业和大华船业权责分明。那么,关于LNG船的技术获取问题,中船有什么办法?”

“嗯?不是通过中韩建交的经贸合作获得吗?”詹志芳还没有意识到苏城的变化。

苏城轻轻的摇了一下头,道:“准备参与中韩经贸合作的是大华实业,不是大华船业。”

詹志芳呵呵一笑,道:“哦,那中船申请加入好了。”

“这么说,詹总是同意由中船负责LNG船的技术获取事宜了?”

“嗯?这当然要双方共同努力了。”

苏城摇头,道:“大华实业的风格,一向是以集团内的大华实验室掌握技术权属,所以,即使获取了LNG船的技术,也会隶属于大华实业集团大华实验室。因为我们全资购入了大华船业的股份,所以此前并不需要讨论这个问题。中船既然准备介入,大华实验室的技术就不能免费给中船使用了。”

詹志芳这才明白,苏城是在要挟他,他冷声道:“看起来,苏董说什么50%股份的事,都是在调侃老头儿我了?”

“詹总要是愿意签约,我们自然可以继续谈,但您把大华船业的好处占尽了,总不能把我的大华实业也吞进去吧?”苏城说着转头解释道:“不怕大家笑话,大华实业获取LNG船的办法,就是撒订单,我们准备用数亿美元,购入3艘以上的LNG船,并约定其中的一艘或两艘,在中国制造,同时转让技术。虽然还没有谈合同,但这三艘船恐怕要比正常的3艘船贵不少了,这笔钱,难道也让大华实业出了?”

用订单换技术,是90年代中国技术引进的常态方法,也是国际上的通行方法。詹志芳对此说不出话来。当着这么多人的面,他再无耻也说不出让大华实业免费提供LNG船技术的事,何况,这技术至今没到手呢。

旁人自然早就听明白了,乐呵呵的在旁看着。

其实,如果最开始的时候,苏城就采取这种逼迫手段,结果虽然是相同的,众人的观感却是不同的。在詹志芳露出丑陋吃相以前,中船身为国企中的一员,看着它被一家私企噎住,无论如何也不能让众人觉得舒服。

至于现在,大家却有些乐见其成了。

毕竟,除了中船以外,其他公司的利益是不受影响的。在没有利益冲突的前提下,人性总是支持弱小的一方。

詹志芳仍然没有察觉到苏城真正的目的,以为他只是想用多几亿美元的投资将自己逼走,不禁暗暗一笑,明面上愤然道:“苏董如此反复,看来是没有合作的诚意了。毛主任,丁主任,你们看看这事,还需要说明吗?”

毛主任打了个哈哈,道:“双方意见不统一,我们是早有预料的嘛,否则开什么说明会。这样吧,苏董购入的LNG船,准备用在哪里?是否能与中船集团合作?”

苏城抬了一下头,道:“其实不是我们购入,而是由台湾的长荣集团购入,但我们分担一部分的资金。长荣集团获得了大华每年数千万元的天然气订单,一直有购入液化天然气船的需求,这算是以前的积累吧。”

他的意思,自然是不能让中船占便宜了。

毛主任呵呵一笑,问道:“这样的话,中船是否能独立购入一艘LNG船?”

詹志芳则立刻看向紧挨着他坐的远洋集团副总赵利民。中船是造船公司,可没有运输任务。

赵利民却是一脸的苦色,低着头没吭声。LNG船运输的是液化天然气,那就涉及到中石油和中石化了,他可不敢豁然答应,万一人家不同意怎么办。

詹志芳一看,没戏了。

他也不想买LNG船啊。上亿美元的大家伙,买来做什么?

会议开始进入垃圾时间,詹志芳左顾而言他,赵利民更是不会吭声。

就在大家无聊的时候,詹志芳的呼机突然震动了。

他拿起来一看,登时满脸怒色。

赵利民伸头过去,只见上面写着:“大华实业以5倍高薪挖人!”

一瞬间,赵利民还有点幸灾乐祸,然后,他的呼机也震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