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章 外销转内销(第3/3页)

当然,经过扬子乙烯工程之后的中石化,就是有经验的单位了。足以帮助大华缩短以年计的时间。

周老不太明白里面的弯弯道道,于是看向宣总经理。

后者硬着头皮道:“我们的工程师还不知什么时候能抽出来。”

苏城马上道:“我估计,877工程里的30万吨扬子乙烯工程能在年内完成,这样一来,正好接上我们采购设备的速度。”

周老看向中石化的宣总经理。

宣总经理默然不语。他不能反驳啊,苏城说的既是实话也是好话,在这种时候,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针对令周老很不爽的台塑,证明中石化和大华都有自建大乙烯设备的能力。

中石化有能力自建,随着扬子乙烯工程的结束,自然就被证明了。大华有能力自建,则是建立在中石化帮忙的基础上。

明智起见,宣总经理干脆一言不发,任由苏城傍大腿。

他不反对,周老从大局考虑,自然道:“假如时间不冲突的话,我同意。”

王永庆身边的王克岭见他们自说自话,讽刺道:“苏董已经准备很久了吧。”

“机会留给有准备的人。”苏城淡淡的道:“自建乙烯装备是大华的预案之一,没有了王屠户,我们也不能吃带毛的猪啊,你说对不对?”

王克岭一时语塞。确实,海沧计划一旦施行,国内绝对没有其他乙烯计划生存的空间。就算是扬子乙烯工程,说不定也要暂缓,将它的原料优先提供给海沧计划。

所以,苏城说是预案之一,所有人都没有怀疑。

苏振国见苏城自信满满的,心里有了些底,表情反而严肃了,问:“苏城,你自己做70万吨乙烯,有几成把握?”

“五年内建成投产,五成把握。”这个概率不低了,而且,五年内不能建成,那就用八年十年,或者20年。在大化工设备的施工史上,这种事儿并不新鲜。

苏振国对苏城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确信他不是信口开河,便向周老微微点头。

周老有了底气,立刻做出决定,主动道:“我们会尽快做出决定。但是,无论结果如何,希望台塑能继续帮助大陆企业发展技术,增进管理……内销之外,台塑还有别的要求吗?”

“没有了。”王永庆有点心虚,他真怕周老头脑发热,当场同意100%内销。

周老盯着他,心里估计也在盘算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