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大华整合(第3/3页)

五郎应了一声,算了算道:“这样的话,我们今年能上缴三千万了。”

90年代中期以前,是渔业的丰收期,随着机械网的蔓延,中国近海渔业资源枯竭,渔民的收益才慢慢少了。大华的海上运输公司拥有最多和最先进的渔船,仅仅是捕捞的分成就很不少了。

三千万元怎么算都不少了,何况还有积累的固定资产。苏城满意的道:“趁着东南亚国家还没有限制,要鼓励渔民远洋捕捞,另外,你们有运海产到别的国家卖吗?”

“赚了50万美元的外汇,主要是日本。”五郎说得颇有些渔业大亨的味道。

大华船业、大华实验室和大华燃气公司还在投资中,苏城只是重申了财务纪律,要求减少不必要的开支。

等这些子公司都说完了,刘品山自己坐不住了,自嘲的笑了两声,道:“我们德邦热水器公司,刚刚收购了四川长征厂。这个……现金也不是太充裕……要是……”

舒浩不愿让他一时之念坏了德邦热水器的浓汤,拦住道:“德邦的股东就咱三个人,空调生产线已经投产了,你留下钱不分红做什么?”

“这个……总得应个急嘛,还有继续扩大……”刘品山有小工厂主的狡猾和小官员的势力,照他想来,钱留在企业才好,分红出去做什么。不过,他的股份极少,见舒浩要给分红,忙改口道:“德邦去年赚的不少,但投了长征厂,就剩下6100万,这个小舒是知道的……”

苏城没让他说完,笑笑道:“我也没投资多少钱,就是出了几个主意,请了几个技术专家做设计图,这样吧,我退股出来……”

“不行。人家要骂我过河拆桥的。”舒浩狠狠的扫了刘品山一眼,道:“30%的分红,我明天就打过来。另外,长征产出的空调卖的不错,到时候你要用钱,五千万以下,给我一个电话就行了”

苏城也不扭捏,笑着说“好”。

舒浩这才安心坐直了,又瞪刘品山。

刘品山委屈的低下头,一晃眼看到了格外年轻的四郎和五郎,恍然大悟,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人家是家族企业的一份,我瞎掺和啥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