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渔船(第3/3页)

回过头来,就见销售处长闫学灿故作镇静,特意用慢一拍的步子走过来,喊:“苏董。”

苏城于是站定。

闫学灿脚步稍快,到苏城面前,汇报道:“苏董,海关的四艘船使用良好,他们又下了单子,再要四艘,价钱不变。再一个,天津港口处的人见到了咱们的船,也问,能不能做一条挖泥船给他们。”

苏城边听边点头。

190柴油机改造的船舶,动力强劲,但速度不快,因此适合渔船和小型货船。可相比之下,挖泥船等工程船,显然更适合他们的柴油机。

苏城用赞赏的语气道:“老闫,做的好。我完全没想到挖泥船。嗯,你去找一下谢天格,他那里新买了设备,正好做这个订单。然后再跑跑其他港口,咱们国内的港口,如今简直是一穷二白,什么设备都没有。”

向来接受惩罚式教育的闫学灿,骤然受到激励,老脸飙红,道:“苏董放心,我这就去回他们,晚上就往天津去。另外,我有个想法。”

“嗯。”

“如今各船厂的船是供不应求,不过,这种情况也就是两三年的事,我们应该借着给各船厂拉订单的机会,把销售渠道建起来,等到以后船舶供大于求的时候,就可以凭着订单抽成了。”

使用190柴油机的船厂,卖掉一艘船,等于给苏城赚到了5万左右的利润,比船厂赚的还多,所以大家都没有考虑从订单中赚钱。但是,闫学灿做了多年销售,自然不满足于这种状况。

苏城沉思片刻,道:“这样吧,你们部门可以先把手续做出来,销售部作为主体,揽到的订单,以代工生产的形式,发给船厂。两年以内,不要抽利润,以后再看情况。”

闫学灿一下子乐呵了。这和他想的也差不多。当然,此时应该称赞“苏董英明神武”。

苏城粗粗一算,自从用那300万借款,打开船舶市场以后,190系列的柴油机,已经卖掉了50台以上,利润250万。这个成绩本身并不起眼,但极大的降低了济南动力机厂转型的成本。等到大功率的柴油机投产,就不再是他们求人,而是别人来求他们了。

苏城摸着下巴,自娱自乐间,又见小胖偷偷摸摸的从窗底经过。

“黄平!”苏城大喊一声。

小胖腿一抖,就甜甜的笑了:“师父,我来请您吃饭。”

苏城恶寒的皱眉,问:“好端端的,怎么要请吃饭?”

“那个……我爹来了。”

“嗯?”

“我爹是中船桂江造船厂的厂长。”见苏城不明白,小胖小心翼翼的解释:“中船就是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以前叫六机部,再之前叫第九工业管理局……”

他的声音越来越小,因为苏城的眼神越来越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