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丢骨头(第2/2页)

另一方面,为了设置专利壁垒,以免被人仿造,苏城还要尽可能的多画图,将能够改造的零件都囊括在其中。

这也是他上学的时候,老师必讲的方法之一。

现代社会,设计出一样东西是一回事,将它的同型产品都拿出来,又是另一回事。前者是需要创意的,后者只是体力活,但要是少了后面的体力活,前面的创意也卖不出价钱来。

这个时候,苏城就无比的羡慕纯洁的80年代中国研究员,他们才不会把自己搞的这么麻烦,既然别人可以随意抄袭,他们也就不用再管什么同型产品了,只需要将东西做出来就好。甚至有一些清高者,拿着国家的钱做设计,却根本不考虑现场的实际应用,只进行学术性的讨论……

他们自然是舒服了,浪费的钱却不少,一辈子下来,兴许发明了有用的东西,兴许没有发明有用的东西,但谁管这些。

苏城舍不得将一个好专利白送,唯有没日没夜的画图。

只有画过机械图的人,才能理解那种画图到3点,尚余一个角的难受劲儿。

图纸的细碎也是极考验人的事儿,每个圆、每条线、每个角,都得有根有据有原理,不是随随便便就画上去的,只有符合制图规则的图,才是有价值的图,否则,仅仅是示意图罢了。

这样的图,画起来极慢,也费精神,若是要将三视图画在一起,又要注意对称,颇为麻烦。

苏城在学校里学的不错,却非熟手,另一方面,他记得原理和图示,具体的尺寸等等,又哪里记得清楚,不得不在查找资料之外,不停尝试。

翻过月去,苏城总算完成了主要部分,回头再看房房间,里面已经堆了厚厚一叠图纸。

只有在这些图纸的基础上,才能整理出专利文件,进行申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