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7章 间谍(第2/3页)

“他们与北大合作没问题,但不代表能与离子通道实验室合作。”杨锐对此是颇有自信的。在科研之路刚开始的时候,理查德就用这招将了他一军,还有北大的庞校长的配合,令杨锐在研究离子通道的项目的时候,很是吃了一些亏,也是他所进行的第一次科研竞赛。

但是,杨锐现在已经不是小科研人了。他在国际科研界有了名声,在国内科研界更是冉冉升起的新星,甚至说是一颗恒星都没问题。

而在硬实力之外,他的软实力也相应的具备了,无论是媒体关系,政府关系,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并非是任人欺凌的小弱鸡。

因此,甭管是2000万美元还是更多,杨锐都有保住离子通道实验室的自信,最坏最坏的可能,无非是转身走人,换一个学校或者研究机构,而北大肯定是不会让他做出最坏的选择的。

钱多可以抢资源,但没有抢别人的实验室的道理,中国不行,美国不行,日本也不行。

久保北斗迟疑片刻,问道:“如果松岛恒先与北大进行合作,进一步的干扰到您的项目怎么办?”

学术界也是大鱼吃小鱼的,在最肮脏的池塘里,大鱼平时都是吃饲料的,可它若是看到小鱼的脂肪肥美,说不定就会趁机将小鱼给吃了。

不管是实验室间的合并,实验室的项目组之间的合并,或者莫名其妙的信息互通有无,都有可能造成项目之间的不公平。

杨锐只是撇撇嘴,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要说现在有什么办法,我也说不上来,但从我的角度来说,不算太大的问题。”

久保北斗有些意外的道:“这么说来,您在北大内,是有支持者的。”

杨锐没有回答。

久保北斗明显松了一口气,他原本以为只是一名天才学生,却没想到他已经彻底融入学术界了,于是笑笑道:“这样我就放心了,关于松岛恒的第三种手段,想必杨锐先生也能较为容易的应对。”

“还请您说明。”杨锐的态度客气,再怎么说,人家都是不远万里来报信的好日本人。

久保北斗微笑道:“松岛恒的第三种手段比较简单,只要认真防范,应该是能够避免的。”

“是什么样的?”

“说起来惭愧,据说这是松岛恒常用的手段,他有时候会通过给钱等方式,从其他实验室得到消息。”久保北斗说的较为隐晦,道:“有时候,你需要关注自己的内部。”

杨锐有些意外,两名外交部的干部已是齐齐色变,2000万美元之后,竟然又来了“间谍”?

二人互相看看,都有些后悔搀和这汤浑水。

杨锐也终于醒悟过来,他终于回忆起松岛恒是谁了。

正如久保北斗所言,学术间谍还真是这家伙常用的手段,而且,他还是一个善于推陈出新的老学究,再过几年,他甚至会进化到了派遣专人到其他国家的实验室卧底的程度。

“久保北斗先生,多谢您,幸亏有您的报告,否则,我就是吃了大亏都不知道。”杨锐终于重视起来了。对他来说,这个招数比前两种可是有威胁的多,如今在杨锐实验室里工作的科研汪就有十几人,而且都是刚刚加入的,要说他们中的某一个或者某几个,为了被贫穷或疾病笼罩的家庭解除危机而一时糊涂,实在是不稀奇。

再过分一点儿,若是有人试图出国留学,乃至于出国工作而为此放弃一些自觉不重要的东西,也不是不可能的。

杨锐此前虽然是有一些防备,但是,终究是没有真的认为会有间谍跑进自己的实验室,更进一步的讲,他至少没有想到,会有学术间谍名人,盯上自己。

久保北斗则是露出微笑,说道:“您的实验室比我们想象的要正规很多,当然,您如果还需要更多的正规化的信息,我们都可以提供。”

久保北斗又指指身后左边的日本人,道:“黑田君在实验室规划方面都才学,你们可以互相讨论和促进。”

杨锐现在才算知道,人家不光是送了消息来,甚至还送了解决方案来。

国际级的实验室,都是有一定的防泄密手段的,不论是基础实验室,商业实验室,还是军事实验室,其实都有相应的需求。

而从杨锐的角度来说,他现在最在意的,则是时间问题,他略作思忖,问道:“久保北斗先生,请问松岛恒是什么时候开始关注到我的实验室呢?”

“应该有一两个月的时间吧。”久保北斗笑笑,说道:“离子通道实验室刚刚开始进行G蛋白偶联受体的研究,即使有所损失,也应该不多吧,暂且不用考虑太多。”

他大约是从公共资料上做出判断的,杨锐才开始批量购入各种高精度的科学仪器,加上离子通道实验室近日并没有发布声明有分量的文章,认为离子通道实验室没有多少成果,是很自然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