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5章 不着急(第2/3页)

不过,杨锐今天有些着急回去见景语兰,三两句说完,就将位置让了出来。

王永笑呵呵的点点头,重新戴上眼镜,看向其他人。

两名学生一横一竖的挤占了杨锐刚才的位置,并递上纸条。

除了杨锐,王永要求其他学生,都必须用纸条的形式,提交问题,这样做的好处很明显,书面语更容易阐述问题,也更不容易出现细节错误。另一方面,较难的问题写在纸条上,可容教授多次阅读以思考——教授并非神仙,总有困难和答不出来的问题。

王永将纸条收到了手里,稍微拿远一点,再细看。

这时候,杨锐却是想到点什么,又挤了回来,默默站在一边,等王永先解决两个问题再说话。

杨锐高大健壮,能比普通围观群众高一个头都不止,王永一眼就看到了他。

比起其他同学,王永明显更重视杨锐,摘下眼镜,问道:“还有问题吗?”

杨锐向两边不好意思的抱拳拜一拜,道:“王教授,我最近想在家多呆一段时间,我想了解一些外源激素的资料,能介绍我两本书吗?”

外源激素是给牛胚胎移植用的,杨锐虽然有现成的答案可以用,但也得经过实验。

王永本人是生物系的教授,却是化学系的出身,正是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外源激素这种问题,正是他的专长,因此,只是几秒钟的思考,王永就点点头,道:“外源激素的话,我推荐你读胡安德的书,学校图书馆就有他的讲义,是全英文的,你应该能读懂。”

“好的。”杨锐记了下来。

“外源激素的话,是你的遗传工程实验室准备用是吗?”王永又多问了一句。

杨锐点头说是。

“这方面我还有所了解。”王永略斟酌语言,就此描述了起来。

再旁的学生,有的听的津津有味,有的就显的不耐烦了。

尤其是同班的耿健,他原本就对杨锐的特殊待遇所不满——应该说,贫下中农出身的耿健,是反对一切不公平行为的。

这时候,杨锐独享王教授的答疑时间,更是令耿健不爽。

不过,大学里的答疑并不是必然会有的福利,教授原本就是挑选问题而回答,简单言之,谁的问题更具有回答的价值,他就回答谁的问题,而不会回答所有的问题。

围在教授身边的人,虽然也指望着教授能回答自己的问题,但站在这里,更多的意义,还是听别人的问题,以及教授给与他人的回答,从而查遗补缺,对比自身的缺失。

因此,耿健再不耐烦,也只能乖乖的站在边上,看着杨锐“浪费”了王永教授一半的时间。

10分钟后,上课铃响,学生们一哄而散,也将王永教授给释放了出来。

杨锐也趁势挤了出来,收拾收拾东西,向外走去。

耿健看见了,心一横,跟了上去。

他要狠狠的刹住这不正之风——就算不能刹住,他也要义正言辞的警告杨锐,不能将社会上的特权思想,带到学校里来。

耿健甚至已经想好了要说的话,以及说话的场景。

眼瞅着周围的学生越来越多,耿健加快了脚步。

他准备将杨锐堵在楼门前,这样,将有最多的学生听到他的话,并支持他。

至于可能受到的反抗,耿健并不放在心上。

杨锐再牛,又能把同班同学怎么样呢。

耿健一边想着,一边紧紧的夹住胳膊下的书。

“杨锐!”在楼门口,却是有人先一步,将杨锐给堵住了。

耿健顿时急了,连忙小跑了起来。

“哎呀,我的杨主任,找了你一天了,怎么找都找不到,结果你来上课了。”门口堵住杨锐的是两个中年人,穿着考究。

耿健的步伐不由的放缓了。

“学生上课多正常的事,你们怎么不call我?”杨锐扭了一下腰,那里挂着BP机。

“我们想着,当面报告一下比较好。”堵门的是姜志军和文泽林,两人笑的一脸灿烂。

杨锐站定了,诧异的问:“怎么?又出事了?”

“出事没有,哪能天天出事啊。不过,吕寿的事,您听说了吗?”姜志军有点神秘兮兮的。

杨锐不禁摇头,一边将两个人往路边带,一边道:“你们哪里是来报告的,你们是来打探消息的吧。”

“不是,真的是来报告的,吕寿被重判了,您知道吗?”文泽林更有说八卦新闻的兴奋感。

杨锐问:“怎么判的?”

“六年!您不知道?”姜志军怀疑中带着试探,道:“我听说,是有人写了信,给改判的?”

“六年?”

“六年!”姜志军用手比划了一下,道:“等他出来,都要过50岁了,就是身体不垮,也做不了什么了!”

杨锐微微点头,道:“他这种人,还是不要做事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