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1章(第3/3页)

景存诚一想,道:“也是,实在不行,就退回去,让老乔退,看他们敢不收……”

“您可别说这个话了,我是真想多买点,您这么一说,人家就把好东西藏起来了。不过,我要是筹的钱多了,多买些的话,人家会不会不卖我?”

“有老乔在,你把他们搬空了都行。”景存诚放了大话。

杨锐这下子放心了,不是他信了景存诚的大言,而是他知道自己搬不空那营业部。光看人家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大柜子,一水儿十几个柜子里面,非得三四千卷字画,平均100块钱,就得40万。

他没看到的房间里,明代和明代以前的不知道还有多少,再说了,那些字画的价格也高。

而且,除了字画以外,营业部还有其他的古董,人家是特供老干部的古董店,但凡是老干部们喜欢的,都得有卖,笔墨纸砚瓷器玉器,估计都少不了,多年积累下来,杨锐就是再有十倍资产也买不光这些。

只有强大的老干部们经年累月的消耗,才能最终搬空它们。

事实上,杨锐也不准备搬空它们。古玩本身就是一种流动性较差的资产,其中一些杂项的流动性更差,作为资产,杨锐还是需要考虑日后变卖的问题的。

同样的民国画作,齐白石的转手就有人抢,齐白的可就不好要价了。

晚饭结束,景存诚又与乔群重约了时间,再将杨锐送出门去。

杨锐回去就给李章镇打电话,让他筹集资金,继而联系捷利康的联络人。

以往捷利康的红利都是按时打到杨锐的账户的,杨锐与捷利康安排的联络人的交流,更多时间在于技术指导或者用车等方面。

然而,这一次,联络人却不像是以前那样干脆了,说到红利的具体给付时间,更是做顾而言他。

杨锐顿时有了不详的预感。

对于捷利康这样资产百亿规模的大公司来说,给钱从来都是程序性的。而且,捷利康是出了名的喜欢收购公司和购买技术的公司,在生物医药界,这样的公司也算是受欢迎的类型,他们需要支付的红利或者专利费用,每个月不知道要多少,根本不需要特别关注杨锐。

辅酶Q10也并不是他们产品线上最重要的产品,如果只是疏忽,杨锐认为,一通催促的电话,就能解决了。

可是,对方这种模糊的态度,却意味着问题并不是疏忽,而是有意为之。

这就让杨锐不得不给予重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