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洛克菲勒(第3/3页)

杨锐略有些失望,他也不知道随身的CD机现在是否生产了出来。比起随身听来说,CD要方便的多,不止音色更好,最主要的是非线性,也就是可以随意切歌,对杨锐来说,随意切歌原本应该是基本配置的。

售货员狐疑的瞅了杨锐一眼,说:“没有,这就是新出的CD机,很贵的,这么大,怎么可能随身带。”

“好吧,麻烦你了。”

杨锐刚刚放下四个头大的CD机器的盒子,两名金发碧眼的老外冲了过来。

“我能看吗?”老外用半生不熟的中文问了一句。

售货员立即点头,且用英语礼貌的说:“please。”

老外点点头,毫不犹豫的撕开CD机的盒子。

一瞬间,杨锐仿佛看到售货员的脸变绿了。

没等售货员说话,另一名年轻些的老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机器从破损的箱子里取了出来,并道:“很漂亮的机器,确实是新出的。”

站在一旁的售货员无言以对。

这是一台索尼CD机,编号CDP-101,除了价格太贵以外,就台式CD机而言,这台机器接近完美,尤其因为支持HI-FI的原因,直到数十年后,此款机型仍然能卖出不错的价格,也受到一些发烧友的吹捧。

两名老外显然是音乐爱好者,看机子的同时就聊了起来,却也没有要交钱的意思。

售货员的眼睛紧紧盯着两个人,如同海鲜黑店的老板娘,随时准备将客人点中的海鲜一把摔死,或者把客人一把摔死。

“布彻做好决定了吗?他要资助哪个学校?用洛克菲勒基金会的名义吗?”年轻老外随口说出的问题,却是瞬间吸引了杨锐。

玩弄CD机的中年老外点点头,道:“名单已经列好了。”

“有几家?”

“应该会集中在三到五所学校吧,我们只要做好表就行了。”

“好吧。”

有价值的对话转眼间结束,杨锐却在心里寻思开了。

洛克菲勒可是知名的大户,而对任何科研机构来说,吃大户都属于本职工作。

欧美的大户们出于种种目的,比如避税,比如扩展影响力,比如参与政治,又或者是纯粹的慈善综合症,都很配合各种机构的吃大户行为。

洛克菲勒家族这样的老财主甚至会指定专门的预算,比如洛克菲勒家族旗下的大通银行,在80年代,他们每年都将年度税前净收入的2%捐献给多家经过挑选的非盈利机构。

学校和研究机构,显然属于非盈利的范畴。

而且,不像是欧美新生代的有钱人,洛克菲勒家族这样的老财主,往往凌驾于美国的外交政策之上,他们甚至在60年代就有投资中国的举措。

杨锐倒是不指望能从洛克菲勒家族手里直接拿到钱,甚至从学校争取经费都是很困难的,以现在学校的科研模式来说,负责争取经费的基础单位应该是院系。

“不知道洛克菲勒家族能拿多少钱出来。”杨锐心里痒痒着,却也想不出怎么利用这条信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