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面试(第2/3页)

一分钟后,委员会主席抬起头来,拿起一个印章,哈了一口气,“啪”的一声,盖在面前的文件上:“通过了。”

“按照你的实验计划,我们认为五到八万元的经费比较合适,五万元是肯定给你的,剩下三万呢,你如果能完成中期目标就能拿到,完不成的话,也就没有了。”王永给杨锐解释了一句,也啪的在上面盖章了。

杨锐愣了半晌,总算醒悟过来,试探着问:“那个……我最近又做了新的项目,能追加经费不能?”

“追加?怎么追加?”主席微微皱眉,明显觉得麻烦。

要钱总是不容易的,杨锐当做没看到人家的眉头,整理了一下许正平告诉他的内容,道:“我是做了新的项目,是在你们发特别邀请函给我以前做的,这样的话,我想阐述一下我目前的工作,并且申请更高额的经费。”

“活动经费。”王永帮杨锐补充了一句。

杨锐连忙点头,说:“没错,是活动经费,我的论文写在这里了。”

他起身从公文包里掏出论文。

委员会的主席摆摆手:“不用拿出来了,你就在那里说,我们听着就行。”

他仍然是嫌麻烦。

这时候,还是王永挺身而出,哈哈一笑,道:“拿几个,我们来看,杨锐,你边说边给大家发一个副本,节省时间。”

“哦。”杨锐连忙点头,走上前去,将打印好的文件分别递给几名委员,口中道:“我做了一个基因测序,测序选择的目标是腾冲嗜热菌的S5片段,腾冲嗜热菌是我们在云南腾冲找到的嗜热微生物……”

他一通介绍,起码用掉了五分钟时间。

大约是因为王永的关系,主席也没有打断他的话,而是在听到基因测序的时候,就稍微认真了一点。

基因测序是一种简单而复杂的实验,简单在于目标和方式很纯粹,复杂在于过程的繁琐与精确。

归根结底,现在的基因测序就是一种高档的项目,很考验实验室的实力。

“人体基因组计划”之所以厉害,是因为该计划的首先是改进了基因测序的方法,然后是统和各方力量,以人类能够承受的资源量,完成这件事。

如果按照80年代的技术水平来给人体基因组测序,测序到80年后都测不完。

简而言之,杨锐拿基因测序出来,能够证明高大上,而且能证明自己利用资金的效率。

另外,基因测序也是很稳定的刷paper,刷成果的好东西。

好在最左侧的老太婆喜欢,笑着问了几个问题,见杨锐回答的不错,道:“正好经费有多出来的,分给北大的离子通道实验室也不错。”

主席沉吟着道:“八万元对一个新实验室来说不少了。”

“也不多嘛,咱们的宗旨不是能给够就给够嘛,添油没意思。”王永劝说的很有力量。

主席沉吟一下,道:“那就加一点,杨锐,你想加多少?”

“凑个整数,20万?”杨锐狮子大开口,他是真心看不上小钱。

七个人的委员会,三个人咳嗽了起来,显然都被杨锐的整数给镇住了。

主席亦是哑然失笑,摇头道:“没这么多给你。”

“十八万也行。”

“那也太多,今天是有预留的经费没有给出去,但也假不了这么多……”

“算一下,少一个组,剩下了六万呢。”王永在中间打叉。

主席笑了,犹豫了一下,还是没舍得,想想道:“十四万不好听,就给十三万吧,追加五万,也是一个整数。”

杨锐心说,十三也不见得比十四好听。

不过,多拿五万总是好事,他也不能死皮赖脸的要,惹恼了一毛钱都没有了,杨锐见好就收,说了谢谢,离开会议室。

出了门,杨锐首先是抹了一把汗,又是一声叹息。

十几天的准备,整个实验室忙忙碌碌了那么久,评价却是一群老头子组成的委员会,用几分钟决定的,也是让人哭笑不得。

虽然王永教授是自己人,说不得让杨锐占了便宜,不过,总不能以后所有委员会都有自己人——倒也说不定,国内的科研圈子就这么大,生物学到了顶层,估计也就是两位数的大拿,这些人,就算不做委员会的委员,在委员处的影响力也不会差了。

杨锐如果一门心思的运作的话,通过蔡教授和唐集中,还有现在的王永教授,总归是能找到自己人的。

这也是在顶级大学里工作和求学的好处了,所谓大树底下好乘凉,地方院校的研究员想遇一次自己人,实在是小概率事件。

杨锐感叹,落在外面等着的中青年干部们眼里,却是面试不理想的征兆。

于是,杨锐收到的俱是同情的目光,或者,幸灾乐祸——身为一名刚刚白拿了十三万元人民币的男人,杨锐决定凡事从好的方面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