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退休(第3/3页)

郑建明低着头思考,两人越走越远,一会儿的功夫,竟然走到了西捷工厂跟前。

几台工程车辆还在“咚咚”的工作着,西捷工厂是作为样板来设计的,相应的工艺流程是要推广到捷利康控制下的多个工厂去,工人也是加班加点。

老厂长拉着郑建明站在靠总厂的小土坡上,从随身背着的行军包里,掏出个望远镜,向着西捷工厂看了一会,递给郑建明,手指着右前方,道:“你看那里。”

郑建明整个人都震惊了:“您怎么会随身带着望远镜的,还带着望远镜吃西餐?”

“看那里!”老厂长的眉毛竖起来了。

郑建明使劲咳嗽一声,端起望远镜,看向他手指的方向,同时颠了颠望远镜,道:“这东西得有十几斤吧,这么重,您就随身背着?”

“看那边!”

郑建明一笑:“看啥?”

“中间的窗户看下去。”

郑建明调整着望远镜:“那是……杨锐?”

“嗯。”

“看他做啥……”

“你看就对了。”

郑建明皱起眉头,看了一会,才意识到自己看的是什么。

杨锐在西捷工厂里做实验!

西捷工厂的生产线已经向捷利康的技术员开放了,但是,没有最初的数据和参数,后来者想验证这项意外惊喜,几率是很低的,就像是从正常的技术发展到意外惊喜一样低。

而掌握了相关参数,又找到了诸多相关论文的杨锐,要验证并完善这项技术就容易的多了。

但仍然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杨锐不想回到学校以后,还天天往天津跑——距离北京最近的捷利康辅酶Q10工厂就在那里。现在可是没高铁的时代,跑一趟天津也得耗费大半天的时间。

而要是不想浪费这些时间,他就只能在西捷工厂里将技术完成,并写出论文来。

杨锐已经连续数日泡在了西捷工厂里。

郑建明举着望远镜,看着杨锐一会儿写东西,一会儿扳机器,一会儿打内部电话,忙的不可开交,顿时觉得手里的望远镜越来越重。

“老厂……”

“这次西捷厂重建成功的话,如果产量能达到捷利康说的那么多,我就准备退休了。”老厂长一句话,就把郑建明满肚子的想法给打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