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专利金(第2/3页)

但是,市场需求再大,总有一个极限。

一口气兴建两个工厂没关系,三四个,五六个,总有玩坏的时候。

供不应求的局面一旦改变,最惨的自然是目前占据市场地位的日系工厂,可西捷工厂和未投产的锐捷工厂也会受到损失。

杨锐之前为此拒绝了捷利康,而弗兰奇再次提出这个要求,就让杨锐无比的好奇了。

这是明知道要被宰,还爬上桌子的节奏。

是什么让他们有如此的信心?

弗兰奇熟悉杨锐,没有再打马虎眼,只是踱步到了院子里,然后对随后而来的杨锐道:“我们可以用别的方式来补偿你。”

“哦?”

“专利金。”弗兰奇是咬着牙,说出这个词的。

规模越大的工厂越是不愿意支付专利金,因为专利金是按照产量来收费的,等于凭空增加了产品的成本,且是不变成本。

最有名的专利金当数可口可乐的瓶子,某人设计出来的玻璃瓶,因为与可口可乐签署了专利金合约,以至于可口可乐每生产一瓶该种瓶装可乐,都要支付1美分。又因为本计划少量生产的玻璃瓶变成了主力产品,此设计师竟而得到了过亿美元的报酬,远远超过了设计费本身。

辅酶Q10的专利金自然不可能是1美分的,而捷利康一旦大规模的建厂,产量也不会少。

杨锐用看傻子的眼神看弗兰奇,问:“你怎么能提出这个要求?”

“不能提吗?”弗兰奇糊涂了,这莫非是中国人的节日风俗?

杨锐笑了:“这个要求由我提出来才正常吧。”

弗兰奇送了一口气,又赶忙道:“每公斤的专利金500美元,我们今年的计划是5吨以上。”

每公斤500美元的专利金,相当于销售额的5%,利润的15%,就目前来说,比给15%的股份还要爽快。

5吨的产能也很不少了,捷利康至少要新建3个相当于锐捷工厂规模的新厂子,而专利金总额,将达到令人乍舌的250万美元,而他们若是建造更多的工厂,必然要缴纳更多的专利金。

杨锐完全不明白了,问:“发生了什么事?”

弗兰奇沉默了一会儿,苦笑道:“有消息说,日本人准备更新工厂了。”

“更新成什么样?”

“很有可能也是半化学合成的路线。”

“不可能。”杨锐被自己的声音吓了一跳,转瞬低声道:“我的技术分布很全面,他们就算有技术储备,也不可能短时间突破技术壁垒。”

“他们没有突破您的技术壁垒。”对此,弗兰奇是颇为佩服的。一个人布置了对方几个公司都闯不过去的雷区,确实很不容易。

杨锐微微松一口气,问:“既然没有突破技术壁垒,你们怕什么?”

“怕他们不顾技术专利,直接生产。”

杨锐微怔。

弗兰奇以为杨锐不明白,费心解释道:“市场垄断地位是日系工厂的战略目标,失去垄断地位的业务群,很有可能被掌握他们命运的财团裁撤掉。所以,日本公司宁愿违反专利法,也会用新技术生产辅酶Q10的……”

“他们准备和我打官司了?”

“如果您状告他们的话,是,他们准备拖着官司,继续生产,直到有裁决。”

“但裁决很慢?”

弗兰奇点头。

杨锐暗叹一声,终于走到了这个地步。这也是所有中小型生物公司都可能遇到的情况,大型财团或大型制药企业,罔顾小公司的专利,一边打官司一边侵害专利以牟利。

专利官司旷日持久,有的能持续七八年,乃至十七八年,时间长的足以熬到一种专利不值钱。

官司输了,固然要赔钱,但在大部分时间,赔的钱都比他们赚到的少的多。

可以说,财团和大型药企,是将官司成本,以及最后的赔付成本,算到了总成本里面。

换言之,他们明知道官司会输,也会侵害专利,只要有利可图。

捷利康没有侵害杨锐的专利,一方面是杨锐的要价并不离谱,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尚未掌握相关技术。

日系企业就不同了,他们不可能再从杨锐手里拿到专利授权,另一方面,他们储备的技术能让他们迅速的复制杨锐的技术。

事实上,杨锐的技术壁垒,不可能是完美无缺的,长期做预研的公司,很可能也注册过相关的专利,只是没有杨锐的完整一致罢了。

“看来,只能把官司打下去了。”钱是英雄胆,杨锐兜里揣着80万美元,虽然不够将官司整个打完,总能支付前期的费用了。

而他只要能熬到官司获胜,固然不能攫取全部利润,总是会有一笔不菲的赔偿,总比缩起脑袋来划算。

弗兰奇却被他的答案给震了一下,问:“你要去日本打官司?”

“香港或者日本,总之,我不会放任自流的。”杨锐一副凛然的样子,心里也是滴血,请律师可是相当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