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密谈(第2/2页)

事实上,这是个21世纪才大规模应用的技术。

而从茄尼醇到辅酶Q10的路线就够难了。

英国人在这方面的投入有限,而他们又不相信杨锐一个人能做出日系工厂全体都未能做出的技术。

当然,若是正常状况下,杨锐还确实做不出来,科研是一步步积累出来的,说是试错都可以,短时间内闯过重重难关,与中彩票也差不多了。

弗兰奇立刻听出了杨锐的弦外之音,缓缓道:“你是想说,我们用不着同时建设多个工厂?”

“多一两个可以,太多了,对大家都是损失。”杨锐想了一下,道:“如果原料没有问题,日本公司的成本线比我们的盈利线要高不少。”

“这要总部来做判断了,不过,技术转让的问题……”

“授权。”

“好吧,授权……”

“80万美元,你们可以再建一所工厂,规模不能超过锐捷工厂。”以辅酶Q10的需求量来说,再建一两个工厂仍然是供不应求的,但价格肯定会出现波动。

而从杨锐的角度来说,这点波动,远远没有80万美元来的实在。当然,如果价格跳水肯定是不行的,慢慢给日系工厂放血,倒是顺手而为的好人好事,随着国内生物技术的发展,阻碍他们的第一个敌人,永远是日系工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