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三章 别有用心(第3/6页)

赵越这个话说的很含蓄,江上云当然明白赵越的意思,杨帆事先不汇报也就算了,要是事后不能第一时间汇报的话,赵越也要生气了。

有了赵越这句话,江上云心里舒服多了。不管怎么样,赵越的态度有所松动,今后在不断的争取改变就是了。作为主管党群的省委副书记,江上云想挑下面同志的毛病,那可不是一般的容易。

赵越非常清楚江上云的心态,两人之间的关系既是上下级,又是政治利益上的盟友。江上云对杨帆有看法,甚至是看不惯,这一点赵越认为是好事情。江上云在政治上颇有抱负又是省委副书记,杨帆又是来头很大的家伙,两人要是关系好,赵越自然不愿意看见。搞不好还要往两人的关系里面掺沙子,同理侯笑天要是跟杨帆的关系密切了,赵越肯定也不希望看见。所以说,这里头的奥妙就在于维持现状,平衡之道在官场上永远是主旋律。谁风头强劲的时候,赵越就会帮着另一方打压一下。

杨帆在文海县大搞反腐败的事情,肯定对得罪一批本地官员,接下来赵越自然会让杨帆风光几天。等你风光够了,让看你不顺眼的江上云找机会搞你一下,赵越这边还保持一个默认的态度。不管你有多大的背景,县官不如现管,到时候省委书记态度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因此,赵越对于江上云和杨帆之间的龌龊,还是了见其成的。最好杨帆和侯笑天的关系也闹点矛盾,那才是赵越心中的最佳答案。

江上云似乎从赵越最后一句话里面听出了对杨帆的不满,所以很明智的选择了转移话题。饭要一口一口的吃,赵越是由大智慧的人,说多了反而不妙。适当的表达一下省委副书记的不满,目的达到一点就行。

“赵书记说的对,这个事情您看是不是通报一下省纪委苗恒生同志?”

苗恒生是本地干部,也是政治平衡的产物,省纪委书记这个位置,赵越和侯笑天这两个外来户都想争到手,结果上面来个要重视本地干部的指使,作为少数民族的苗恒生,自然没有不在本地为官的担忧,很自然的在地方实力的暗暗推动顺势下占到前面。

所以说人在官场有时候运气比能力重要。63岁的苗恒生,做到这个位置也算是到头了,估计干完一届又要调整,算是个过的性的人物。

江上云转移话题也不是无的放矢,是在别有用心的要挑起杨帆和本地干部的矛盾。文海县的林海山是本地人,还是黎族人,苗恒生也是黎族人。这其中肯定有这样那样的联系,只要稍微挑动一下,苗恒生对杨帆有看法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赵越想了想,很快就想明白江上云的心思,这个事情你想拦都拦不住,当面答应不说了,背后不能偷偷说么?

“嗯,知会一声也好,最近一段时间,中央一再强调加大反腐力度,省纪委那边也该拿出点动静来了。苗恒生同志新官上任有日子了,应该能够借文海县的事情为契机有所作为。”赵越这么一点头,江上云这边自然很郑重的表示一定会认真转达领导的意思,说着也不多留站起告辞了。

回到办公室,江上云立刻给苗恒生打电话说:“恒生同志,方便的话过来我这里,有点事情通报一下。”

苗恒生自然点头答应,论常委排名他比江上云差不少,何况江上云以前还是他的领导。苗恒生很快就到了江上云的办公室,一番客气之后,江上云严肃的说:“苗恒生同志,有个重要的情况要向你通报一下,请你一定要保密。”

说着江上云把曹颖元的意思转达了一下,期间不露痕迹的暗暗点了一句说:“文海县出了不少好干部,这一次林海山算是给本地同志丢脸了。不过,省委还是很重视本地干部的。”

苗恒生听了这个话,心里很不是滋味。怎么说呢?江上云等于在暗示苗恒生,杨帆是不是对本地干部有意见啊?还是在歧视少数民族?

苗恒生没有明确表态,不过心里想的事情海了去了。首先想到的是省党校那个干部学习班,被请进去的半数是少数民族的本地干部,全部都是本地人。其次是林猛的案子,杨帆在苗恒生和秦东的过问下,一点让步的意思都没有。最后就是林海山的事情,林海山这个人虽然为人跋扈,但是跟省里的领导保持着不错的关系。以前文海县没有划到海滨市的辖区时,省里不少干部都是文海县出来的,对老家有感情也是自然的,对林海山这个父母官的照顾也不少。现在林海山不得善终,不是从另外一个角度反映出问题来了么?那个谁谁谁,你以前不是很支持林海山的么?搞不好就是一个人人自危的场面。

关键还有一点,海滨市的干部,怎么这样做事情?这个事情怎么能不提前给省纪委打个招呼就直接给省委主要领导做了汇报?难道还怕省纪委也泄密?总之这个事情,经过江上云的转述之后,语气上变化一下,小细节上修饰一下,听到苗恒生的耳朵里就是杨帆仗着背景强大,年轻气盛的不把本地上级领导看在眼里。绕开省纪委,直接向省委主要领导汇报,这不是目无领导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