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章 雷厉风行(第2/3页)

杨帆上任伊始,就想过做件事情来树立一下形象,从赵德明留下的文件当中,花了一个小时翻到了酒厂的报告。觉得,宛陵酒厂按照这个报告来看,还是大有可为的。

“你们的报告我看了,不过这只是字面上的东西。我一贯主张眼见为实,走吧,带我到你们酒厂去看一看。”杨帆说着这就站立起来,这个雷厉风行的派头,搞的王友明还以为自己看花眼了。

楞了一下后,王友明算是反应过来了,不过看看时间已经快10点了,估计去了也就是吃一顿闪人。王友明还在发呆的时候,站在门口的杨帆笑着说:“你发什么楞呢?时间不早了,我下午还有一个会要开呢。”

“哦,来了。”王友明一阵小跑跟了上来,结果发现杨帆走路很快,王友明几乎是一路小跑才跟上杨帆的步伐。

“王厂长,上我的车吧,我有点事情要问你。”杨帆朝王友明招手,示意他上车的时候,王友明还以为自己听错了,又楞了一下。发现杨帆不是在说笑时,浑身有一种被电流击中的感觉,又像是微醺之际的那种晕乎乎的感觉,脚下有点摇晃的跟着上了杨帆的车。

车子开动,杨帆主动对王友明笑着说:“你们的报告我仔细的看过来,希望市里能解决发展资金的问题,报告上写的是三千万的新厂扩建贷款。我说的没错吧?”

王友明已经有点不太清醒了,只是连连的点头,杨帆沉吟一番说:“等我看看实际情况再说吧,你先抓紧时间,汇报一下你们厂里目前生产销售的现状。”

“哦,是这样的,我们酒厂最近几年发展的比较快,基本占据了我市范围内中低档白酒的市场。现在我们的规划是,扩大宛酒特贡之一品牌的影响力。可是,目前我们资金紧张,生产的白酒连本市市场的需求都不能完全满足,所以……”王友明说的有点前后颠倒了,杨帆不由笑着递给他一支烟说:“别着急,想好了慢慢说。”

王友明露出受宠若惊的表情,因为杨帆递烟之后,芝宝打火机也跟上了,手忙脚乱的点上烟后,王友明深深的吸了一口,慢慢的从之前慌乱的情绪中平静了下来。

“杨书记,现在阻碍酒厂发展的最大困难有两点,一是资金不足,而是名气没有打响。我召开了厂里的骨干开了几次会议研究这个问题,大家的意见非常一致,那就是两手一起抓,两手都要硬。只要市里帮我们解决了资金问题,新酒厂很快就能动工,最多一个月就能投产。期间,我们打算请一个著名影视演员,作为宛酒特贡的代言人。”

王友明说话的条理渐渐的清楚了,杨帆听着不由问了一句:“新厂区投产能够在一个月内完成?”

王友明晓得杨帆在质疑自己说大话呢,连忙解释说:“杨书记,您还不了解我们厂的实际情况。厂子原本是大集体,90年代末濒临倒闭,后来是靠着员工们把家里的存款都拿出来入股,这才慢慢的把场子救活的。新厂区的资金一直没办法解决,我心里着急啊,在全场员工大会上做了动员,希望大家拿出当年自救的作风,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咱们不等不靠,自己先动手先干起来。就这样,筹集了两百多万,加上厂里从各方面挤一点借一点,新厂区就开工了。现在已经干到一半了,就是设施简陋了一点,不过我们新厂区的基础打的很牢固,这是绝对不敢马虎的。惦记着以后还要扩建呢。”

这个话算是深深的打动了杨帆,别看这个王友明肚子起来了,不过能力确实不错。至少在员工中间威信非常的高。

“既然这样,那就别去厂里了,直接去新厂区的工地上看看。”

王友明没有想到,杨帆作出这样的决定。赵德明在的时候,求爷爷告奶奶的,人家也不肯到厂里去看一看。

车到工地,远远的看过去,果然王友明没有夸大,几座厂房正在施工。杨帆直接往里走,发现边上还有不少打了地基,却没有建起的厂区。看来,真的是因为资金短缺,而影响了酒厂的扩建。

这个时候王友明气喘吁吁的跟上来,手里拿着两顶安全帽。

“杨书记,您注意安全。”王友明笑的比之前在办公室里真实的太多了,微微发胖的身子,现在是一身的大汗,T恤衫都湿透了。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空气中没有风,杨帆身上也在冒汗来,不过这种冒汗让长期坐在办公室里的杨帆感觉到一种久违的畅快。

“走吧,我们四处看看。”熟练的带好帽子,杨帆信步往前走,林顿紧紧的跟上。王友明站在原地楞了一下,突然有一种强烈的感觉,杨书记是真的把酒厂的事情放在心上了。

年近六十的王友明,突然浑身来了力气,一阵大步追了上去,笑着大声说:“杨书记,您等等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