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三章 准备(第2/4页)

祝雨涵只是觉得私处一凉,接着一根烧红的铁条似的穿透了私密的坐在,强烈的霸道的进入让祝雨涵浑身为之一震,发出一声相似于哭叫的喊声,扭动的越发剧烈了。

这次第,春潮带雨,野渡客来,明月照处,沟渠潺潺。

(注:写到这,老断想说一句,纯洁的人儿,看不下去的话,请轻轻挥手离去,啥也别留下,啥也别带走。另,我说,看书就看书,别教我怎么写书好不?别告诉说什么是YY过分好么?老断说句不爱听的,我书里面写的事情,6成是真实发生过的。这个世界本来是什么面目,就是什么面目,不会因为主观的美好臆想而发生变化。再有,老断已经很努力的去美化了。)

面临的巨大压力,使得杨帆需要一个发泄的渠道,祝雨涵在这时候扮演了这个角色。从某种角度上来说,两人又是一种互相需要。

……

从芜城回来的杨帆,整个人的面貌似乎发生了一些变化,显得更有棱角了。组织部的李部长,奉命与杨帆谈话的时候,总觉得这次再见杨帆,仿佛看见的是另外一个人。如果说当初的杨帆还显得的生涩谨慎的话,现在的杨帆给人一种锐利自信的味道。

纬县那个烂摊子!这个已经不是秘密了,可是杨帆哪里来的信心呢?

杨帆的信心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在芜城见了省农行钱副行长,得到了一个不太大的承诺,五百万的贷款。这年头没钱啥事情也办不成,祝雨涵表示等杨帆上任之后,抽空带杨帆到省城去见祝东风,弄一点省里的扶持农林的专项拨款。有这两个伏笔做保证,杨帆的腰杆子不觉的硬了许多。

结束谈话后,李副部长见四下无人,压低嗓门轻声说:“你下去,钱一定要看好啊。”

杨帆听的心中微微的一惊,顿时觉得这话里头另有玄机。不过李副部长没有继续往下说的意思,站起把杨帆送出办公室时,轻轻拍了拍杨帆的肩膀,意味深长的看了杨帆一眼,转身回去了。

“你在下面,没必要装孙子,下面那些老油条,一个一个又滑又贪,你不强势一点,要给他们欺负死的。”这是祝雨涵的临别赠言。

下楼的时候,杨帆边走边想,李副部长的提醒是什么意思呢?对于官场而言,杨帆很多地方并不熟练。好在杨帆属于不耻下问的人,摸出电话来找个安静的地方,在去见季云林和李树堂之前,给吴燕拨了过去。

“李副部长真的这么说么?”吴燕思虑了一番这么问,确定之后冷笑着说:“看来纬县那个摊子不是一般的烂了,估计你人还没下去,很多人已经把眼睛盯着你带下去的钱了。你去见市委领导,一定要重点强调一点,你带下去的钱,没有你的同意,任何人都不许动。另外,你还要提个条件,带一个绝对可靠的人下去。”

杨帆已经感觉到即将面临的是什么样的局面,沉声问:“带谁?”

“带上沈宁,让他到纬县当公安局长!这是先决条件。有他给你打下手,他对官场的一些小伎俩也熟悉。还有,刘铁那个人也可以好好用一用,打听个消息摸个情况啥的,没人能比这些混事的人利索了。”

挂了电话,杨帆慢慢的朝李树堂的办公室走来,这还是杨帆第一次正式见李树堂。

李树堂这个人,似乎见谁都是一副冷脸。坐在办公桌后面等秘书招呼杨帆坐下后,这才放下手上的文件,摘下眼镜抬起头扫了杨帆一眼。

“这个年轻人,和原先听说的不一样啊?”李树堂自然有消息来源,结合招商会上的情况来看,杨帆这个人大体是个沉稳低调的人。今天真的当面见到了,感觉又完全是另外一回事。开始的时候,故意看文件冷落他,余光注意反应的时候,发现这小伙子显得非常的沉稳,没有下属见领导的那种紧张,坐下后目光显得沉静自信,不失锋芒。

“呵呵,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啊!”李树堂心里暗暗的一番感慨后,抬起头来,目光逼视过来。

李树堂属于江南省本地势力的中坚人物,虽说都是本地市里派,但并不属于祝东风的嫡系。江南省虽然大致分为本地和外力两股势力,但是本地势力各有渊源。要不然,李树堂也不会在杨帆的问题上含糊不清的,默许了季云林的建议。

“杨帆同志,这一次派你去纬县,担子很重啊!”李树堂的开场白之后,整个人的气质猛然发生了一个巨大的转变,原先的冷峻和威严,随着脸上泛起的微笑和带有磁性的中音,变得威严且和善起来。语气中甚至还能让人感觉到一丝的关切,可见此人在这方面的度把握的炉火纯青。

杨帆有备而来,不慌不忙的迎上李树堂的目光说:“这是组织上对我考验,作为一名党员,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