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一章 桃园控股(第2/3页)

“桃源记倒是发展的很快!”王铮颇为高兴的点了点头。

“好东西人人都喜欢,尤其是对那些不差钱的富豪。”王雷道。

“呵呵,谁说不是呢!”顿了一下,王铮微微皱了皱眉,“神农动物型和植物型营养液现在还有多少?”

“动物型还有1027升,植物型还有1233升,以如今的用量,如果不补充的话,还可以继续使用三年!”

“三年!”王铮脸上多了一丝焦虑,“生产这两种营养液的三种必要设备,如今我们手里只有‘热核发电装置’,‘超大型核聚变反应堆’和‘原子合成炉’,依然没有消息。而且,也没有神农植物型营养液的配方!”

“老板不用过于担心,灵芝园任务的奖励中便有‘原子合成炉’,如今我们距离完成它,只差了一株千年灵芝和一株五百年份的灵芝,三年内肯定能完成!至于‘超大型核聚变反应堆’和‘神农植物型营养液’的配方,从老板得到‘热核发电装置’和‘神农动物型营养液配方’的过程看,应该会容易一些。”

“但愿吧!”

王铮言语中带着些许感叹的点了点头。

“超大型核聚变反应堆”和“神农植物型营养液配方”可能真的会容易一些。但找到千年灵芝完成“灵芝园”任务,就困难的多了。这不仅要花时间,还要靠碰运气。不过想到还有三年的缓冲时间,他心里多少也能松一口气。

暂时放下烦恼后,挥了挥手,示意王雷继续。

“……桃源酒业是桃园控股集团旗下仅次于桃源记营收第二高的子公司。目前收入主要分为两部分:其一,为粉彩、霁红、青花三个品牌,三个不同档次的果酒。其二,便是主打高端的白葡萄酒‘玉龙雪’,红葡萄酒‘紫霞’,白兰地‘醉心’。2016年前三季度,桃源酒业果酒的总营收是88.3亿人民币,葡萄酒的营收因为上市的时间还短,口碑还未完全打开,所以要少一些,只有34.8亿人民币!按照现在发展趋势,加上今年最后一个季度的话,桃源酒业的营收可以突破150亿人民币,并实现80亿的利润收入。”

王铮点了点头,“桃源酒业倒是发展的不错。”

“老板,我建议把桃源酒业旗下的三个高端葡萄酒品牌全部划入‘酒仙居’旗下。”

“为什么?”

“主要有三个原因。第一,经过两年多的口碑营销,‘桃源记’高端消费品在使用者当中已经建立了很高的信誉。借用‘桃源记’的品牌,对于主打高端的‘玉龙雪’、‘紫霞’和‘醉心’而言,可以更快的打开市场,增加收入。第二,桃源酒业更多的是走规模化生产,主打中低端。而三款葡萄酒的销售战略,跟桃源酒业的总体发展战略是相互背离的。第三,桃源酒业的经营范围太狭窄,我们不应该局限于果酒和葡萄酒,清酒、啤酒、白酒、鸡尾酒等品类,我们都不应该放过。毕竟,酒水从来都是高利润的产业。桃源酒业完全可以借助桃源农场自产的优质原材料成为世界瞩目的酒业巨头。”

王铮简单思索了一下后,便点了点头。如今他关心的重点主要在“金三角计划”和“神农系统发布的任务”,至于具体的企业经营,交给王雷、王锴他们负责就可以,他已经不太过问。

“既然你觉得可以那就去操作吧。不过潘建军已经不适合待在桃源酒业总经理的位置上。”

作为手底下“工商管理”专业的生化人,而且还是系统特意奖励的“半生化人”,潘建军再待在桃源酒业就有些大材小用了。

同样的道理,还有秦汉银行的CEO傅政。对于秦汉银行,王铮只通过汉华基金掌握了30%的股份。这家已经作为团结“桃源会”内部会员的银行,明显已经不是王铮产业的核心。而且,在已经有“汉华基金”CEO邓子清负责的情况下,傅政应该到更重要的岗位上去。尤其是,随着“金三角计划”展开,王铮手里原本富裕的生化人资源,变得极度紧缺的情况下。

不过,他手下六大资本集团,一个萝卜一个坑,都已经有主的情况下,怎么分配这两人倒也是一个问题。

看着王铮皱起的眉头,相处久了的王雷多少也猜到了他的心思。

“老板,我觉得我们是时候成立‘第七个资本集团’了!”

“什么意思?”王铮看着他挑了挑眉。

“如今我们通过汉华基金投资,掌握全国最大的共享单车企业‘OFO’80%的股份。借助时代集团旗下近万家餐饮店,以及旗下近500家大型商场,掌握着如今全国最大的共享充电宝企业‘街电科技’,共享雨伞企业‘有伞’,仅次于‘滴滴出行’的全国第二大共享汽车企业‘神州专车’百分之百的股权;另外,汉华基金还是共享办公企业‘优客工场’的大股东,掌握40%的股权;掌握着国内最大的短租企业‘小猪短租’48%的股权。所以,我觉得我们完全可以把这些企业整合到一个平台上,形成资源集群优势,打造全球最大的共享网站,提供一站式共享服务。这样一来,借助这个平台,我们不仅可以让单个共享企业得到更快的发展。而且,还能借机提升第三方支付‘聚宝’的市场占有率,一举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