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六章 拦路酒(第2/3页)

姑娘劈手夺过牛角又跑到下一关去了,游方小声的问身边导游:“申导,我该给多少酒钱合适啊,肯定不能少了吧?跟你问清楚点,别让人笑话。”

游方明白这场面完全可能是一种逗游客交钱的门槛,心里虽明白但也无所谓,江湖门槛术就是这样,有时候你明知有门槛仍会笑呵呵的掏钱,游方这样的老江湖,也有不玩心眼很放松的时候,要不然一天到晚多累啊?

不料导游却笑了:“谁还好意思收你钱?你给他们也不能要,都等着看你能不能自己走进寨门呢!”

游方微微吃了一惊:“你什么意思?”

导游:“苗寨的规矩,拦路酒接过了就一定得喝,喝多少随意,但是只要干了第一支牛角,后面的牛角就全得干了,否则人家不会放你走进寨门。”

游方心里一掂量吓了一跳,那一支牛角的酒少说也有八两,连干九支的话得是多少?虽说这种自酿米酒度数不高那也是相对白酒而言,而且其酒劲迎风上头啊,他们站在江边的长阶上,正有连绵不断的微风吹来。且不说酒量如何,就是肚量也受不了啊。

他赶紧又问:“申导,你怎么不早说?”

申导游掩口一笑:“我哪能想到啊?那么一大支牛角,你一口就给干了!我带这条线路已经两年了,还从来没见过有谁能连饮九牛进寨,也想看看热闹。”

抬头一看,果然,那位姑娘已经手持一牛角米酒在一群苗寨人中间等着他了。游方不由自主放慢了脚步,又小声问导游:“这拦路酒,总是一个人敬吗?”

申导游:“那倒不是,一般是分批拦路,但这女孩显然是和你较上劲了,就是一个人要拦你到底,谁叫你把人家的酒都喝了?”

游方皱了皱眉头:“不想喝的话,有什么办法?”

申导游:“只有一个办法,你醉倒在半路上让人抬进去,哪怕是装醉。”想了想又开了句玩笑:“帅哥,小心被人抬回家噢!”

游方只得硬着头皮继续上了,老江湖也有一不小心踩中门槛的时候,虽然此门槛非彼门槛。来到姑娘近前,再次接过牛角一饮而尽,接下来场面可就热闹了,下面的人上来了,上面的人下来了,都想跟着看游方怎么走进寨门,同行的游客也都跟在游方身后。

游方率众逐阶而上时,很有些浩浩荡荡的意思,没有在寨门前追上师父,自己却被人围观了。

小游子今天是放开了酒量和肚量,还暗中把腰带松开了两个扣眼,稳稳当当连干九牛,连一滴酒都没洒出来,围观群众一开始是鼓掌喝彩,后来就变成连声惊叹了。喝完最后一支牛角,游方脸色微红,额头上也见汗了,递还牛角之后挥手大声道:“老板,结账!”

这是醉话吗?围观众人发出一阵哄笑之声。那位苗家姑娘狠狠的瞪了他一眼,脸却突然红了,小声说了一句:“哥哥快进寨,别站在江边吹风!……我叫水印。”然后一扭头跑了。

导游一直跟在游方身后,像是随时准备伸手搀扶一把的架势,然而游方背手踱着方步走得却很稳。进了苗寨,远望四面群山有淡淡的烟云缭绕,阳光下这一片幽谷似不在人间。但是近处一座座错落有致的苗家木屋、屋前晾晒的渔网、渔网下打盹的土狗,寨中升起的冉冉炊烟,又充满了人间的生活气息。

一路观赏苗寨风情到了山顶开阔地带,导游宣布下面是自由活动时间,午饭自理,游客们可以自行品尝民族风味中餐。饭后就在这里观看民族歌舞表演,感受浓郁的苗家风情,还有芦笙踩堂、背新娘、踩脚求爱舞、跳竹杆舞、民族团结舞等节目。

山顶上有苗家风味餐厅,餐厅对面还有表演舞台,舞台前的小广场周围有弧形排开的很多烧烤摊,卖各色烤串,都是村民自己在贝江打来的鱼虾。摊主大多是寨中的妇女,有的还带着孩子帮忙,她们并不像一般风景区市场里的摊主那样吆喝揽客,有人走到摊位前,只是抬头腼腆的笑笑。

游方喝了一肚子米酒,中午就没进餐厅吃饭,在广场周围烤几串鱼虾尝尝权充下酒菜了。他发现自己在这里很受欢迎与礼遇,走到哪里都有人冲他很热情的笑着点头,而在烧烤摊前一站,摆摊的大婶就笑着递过来一串烤河虾,让他先尝尝再说,看来进寨前那些酒真没白喝。

游方怎么好意思白吃苗寨大婶的东西,吃完烤虾又买了几串烤鱼,特意挑最贵的买。然后他换了一家摊位,也是差不多的待遇,也就吃饱了。他在广场周围溜达了一圈,却没有发现师父的踪迹,心中不禁有些疑惑,难道是自己搞错了,老头没有来?

等到游客们陆续都吃完午饭,山顶上响起了芦笙之声,民族歌舞表演开始了,苗哥苗妹们首先上演芦笙踩堂舞。游方一边看演出一边注意周围的观众,戴小红帽的老干部倒是有不少,聚集在最前面,但是师父不在其中,他觉得有些内急,于是离开广场去餐厅洗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