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3章 业界震动(第2/3页)

事实上,按照现在的眼光看来,《黑客帝国》里面老旧的电脑、砖头般的诺基亚手机都跟不上潮流了,还有太空飞船里面的各种机器、屏幕都年代久远,他想要更新一下,让那些画面看起来更有科幻感,而不是怀旧风。

理查德脸上露出微笑来,“这些都很好办到,不知道你这部电影在后期制作上的预算是多少呢?”

“我现在是同期拍摄三部电影,然后分期上映。第一部电影的特效镜头比较少,预计只有500个左右,所以我们给出的预算是1500万美元!”林翰补充着说道,“如果第一部的视觉效果不赖的话,第二部跟第三部就会翻倍,所以一切都看第一部。”

1500万美元换成人民币已经是一亿人民币了,这是林翰能拿出来的极限,而且还是他提前透支广告植入的,现在根本就没在手上!

现在林翰手中的一亿人民币是用于拍摄的,等于三部电影平均拍摄成本是三千万左右,这没有计算后期制作费用。

除了特效外,林翰还要做音效、配乐什么的,这可同样要花钱,容不得他吝啬!

林翰并不介意花钱,但这钱必须花在刀刃上,在他重生之前,就曾经见到1500万美元特效的《机械姬》在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奖上面爆掉了《疯狂的麦克斯》跟《星球大战》。

要知道,《星球大战》可是花了接近两亿做视觉效果,里面的飞船效果花费的钱就不止1500万美元。

理查德有些失望,他原本以为接到了一个大单,但没想到只有1500万美元,可这也不能放过,毕竟林翰提到的效果对他们来说并不算难!

一分钱一分货,幸亏林翰要求的500个镜头并不多,不然的话,他还真的会拒绝。

很多国产大片号称找的是好莱坞顶级特效团队,但是视觉效果却只是五毛钱,因为他们给的钱太少,只够这些好莱坞团队把电影外包给亚洲的特效工作室!

一部顶级制作的纯特效费用,仅仅是入门级别就不会低于5000万美元,折算成人民币得三个亿左右。

中国电影的视觉效果一直都是心中的痛,首先是本国的视觉技术发展确实要落后好莱坞不止一代,另外就是舍不得花钱,最后一个原因就是导演或者特效负责人不懂技术。

导演不知道什么技术是可以实现的,他也不知道花多少钱可以实现,更不知道实现的效果是什么的,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实现应该怎么解决。

好莱坞最重要的商业导演都懂技术,人家本人就是技术大牛,结果就是所有的画面都能通过想象力实现,而且也可以跟特效人员清晰的表达自己需要的效果。

这点是中国电影面临最大的阻碍。导演都没有什么特效概念,甚至完全依赖于特效人员来完成。这是一个错误的观念,真正跟特效人员一起工作的时候就能体会到,特效人员在多数时候都很无助。

因为每个人的想像是完全不同的,呈现出的画面也天差地别,特效人员需要导演给出清晰的,确定的,唯一的方案!

所幸林翰就很明确自己到底要什么视觉效果,他不在乎那些花哨的,只在乎自己需要的。

现在电影业务不好开展,已经有很多特效公司破产,即使林翰这一部电影只有1500万美元的预算,但MPC还是派出了视效总监安德森·朗格兰跟蒂姆·莱布瑞所带领的团队负责。

毕竟林翰《黑客帝国》不止一部,这是一个长期生意。

……

签订好合约之后,林翰就踏上了回国之路,只不过他并没有去往北京,而是来到了香港。

可是当他从香港国际机场一出来,却发现许多记者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话开始采访起自己来,甚至还有很多人直接用起了粤语!

这里是狗仔文化的发源地之一,这里的狗仔恶名远扬,无孔不入,让各路明星又爱又恨,同时也让粉丝们、读者们窥探一下明星的私生活。

明星们没有隐私很惨,但同时他们也离不开狗仔,被偷拍就意味着很高的宣传度。

忙碌的都市需要吸引眼球、挠人痒痒的猛料提供心理按摩,每一次娱乐圈的大事件都会引起全民大狂欢,某某出轨、某照门、某某劈腿、某某恋爱分手结婚之类的。

眼下林翰一脸莫名其妙,自己在香港怎么也会有如此高的人气,自己又不是什么国际巨星,只不过是顺路想来找几个武术指导,可没曾想过居然能让这么多狗仔围观。

将近四十多个娱乐记者一拥而上,镜头对准了林翰疯狂拍照,镁光灯闪个不停!

“林先森,请问你这次来香港是准备为自己新电影找演员吗?”

“不知道哪位演员能加入到《黑客帝国》当中呢?”

“能谈一谈你最欣赏哪位演员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