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7章 文学大师!(第2/3页)

莫言的话就像是锦上添花那般,除了让媒体们多加报道之外,对林翰的心情倒没多大影响!

“你就是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那些评论家都说你的科幻小说已经脱离了低级趣味,开始朝着更高层次发展。也不知道嫦娥影业那边找我们过去干嘛,难不成是《火星救援》出了问题?”

“不会的,审核什么的都已经过了,现在还不是宣传最要紧的时候,过去看看再说吧。”

其实他选择将《海伯利安》写出来的原因很简单,他在科幻文学上面已经是会当凌绝顶级别的了,各个种类的科幻小说都有涉猎,是时候留下一个重量级的作品当做纪念。

自从他穿越过来起,林翰就一直没有放弃过在电影业东山再起的愿望,现在同样在不停地奋斗,大多数时间都在认真学习、吸收着别人的知识以及脑中原主的记忆!

虽然他的小说已经在电影界卖出了好价钱,《冲出太阳系》的导演剪辑版也算是小规模平反,可大家对林翰这个名字的记忆似乎一直都是科幻大师,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他也拍过电影。

将《海伯利安》留给读者当情书,林翰就可以安安心心去电影圈闯荡,不然在那个圈子忙得飞起的时候,他不确定自己是不是还能有时间、还能静心下来写这本书!

既然要暂别这个圈子,那就要把最好的东西留下,给读者们留一个念想,同时也给别的科幻作家竖立一个高标准,保证自己的地位跟影响力。

就在林翰两人开车前往嫦娥影业办公大楼的时候,一个以犀利评论著称的书评人黄天浩将自己的评价放在了《光明日报》的书评板块上面!

《光明日报》是中央机关报之一,也是中宣部直接领导的大型官方新闻媒体,是全国发行量跟影响力位居最前列的报刊。

黄天浩在书评里面这么写道:“林翰的新书《海伯利安》不光是一部足够精彩的科幻小说,恢弘的想象和人物刻画造就的还只是一部深刻的小说,是语言让《海伯利安》成为了一首诗!”

“在这部小说里面,完全能看出林翰满怀热情的创作,具有激情跟铺陈的色彩,也有几分曲折跟冒险。在行文节奏以及文字的美感上,林翰将科学的理性跟幻想的可能性、哲学的思辨,以及最重要的诗性的抒情,结合在一起进行了创造,这就是科幻小说最激动人心的地方。

第一章《牧师的故事:让上帝痛哭的人》就像是一幅神秘悠远的巨幅壁画,充满了孤独、苍凉、悲壮。这个故事精彩极了,层层悬念不断展开,最后又收得滴水不漏,相当刺激!”

“太阳落下,给河流上带来了一种感官上的宁静,不久之后,虫儿聒噪,夜鸟啼啭,组成了一首大合唱,打破了宁静。有一会儿,霍利河的河面化作了一面淡绿色的镜子,映出黄昏的天空,觅食的鱼儿跃出水面,蝠鲼运转扰起尾波,只有在这时,水面才泛起涟漪。

当真正的夜幕降临,蜿蜒起伏的山峦围绕着诸多山谷溪涧,其中有不计其数的草原蛛纱舞动着身姿——比起它们在森林里的远亲,这些蛛纱色泽更淡,但面积也更大,发出冷光的暗影足有幼童般大小。

朝圣者们眼中的夜景,在林翰的笔下,俨然一曲迷人的小夜曲,蕴含着浓浓的诗意!林翰优美的文笔让人心旷神怡,他对西方文学经典恰到好处的借用营造出了一种古典的意境,与小说的史诗感配合得相得益彰。

现在小说才连载一章,或许最精彩的部分还没有来,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

黄天浩对《海伯利安》的评价非常高,明明才一章正文,他居然就撰稿写了这么大一篇书评,而光明日报居然也很配合的刊登出来,小说的热度正在从微薄上面转到现实生活中去。

只用了一章,它就已经让人神魂颠倒,在作家圈子里面被奉为神话,就算再心高气傲的人都的佩服林翰,他们自认为写不出来这样的小说!

“我算是服了,之前林翰最开始写小说的时候,我还觉得他会扑街呢。结果人家一炮而红,现在都已经成长到了如今的地步,要是他哪一天拿下诺贝尔文学奖,我也只是会小小惊讶一下。”当初在科幻星云群里面跟林翰唱反调的作家孟安志感慨极了,他们算是见证了林翰一步步的崛起。

另外一位喜欢水群的作家薛宏伟同样开口说起来:“跟林翰比起来,我前面几十年就像是白活了一样。人家一个导演系毕业的艺术生都能写出这么震撼的科幻小说,我真没脸见人了!”

“得了吧,老薛。你比不上林翰很正常,谁跟林翰比都得自惭形愧。”

“就是,谁能举出一个进步这么快的作家来?就算是鲁迅在林翰这个年纪,可能还在日本学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