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2章 荆棘王冠(第3/4页)

整个世界都因为程晓羽的演讲而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和谐氛围,每个人似乎都对身边的女性温柔了一些。

而程晓羽真正的迈向了“伟大”这个词,不仅仅是人们口头的赞美,而是人们发自内心的尊重,尤其是广大女性。

……

第二天,事件持续发酵。

程晓羽的这次演讲不仅在“细语”等全世界的社交网络刷了屏,全世界的报纸媒体也大篇幅的报道了这次震撼的演讲,众口一词的赞美,让程晓羽的个人名誉被推上了一个新的巅峰。

《今日美国》的头版头条——程晓羽振聋发聩的奥斯卡演讲瞬间成为经典!

《好莱坞报道者》的头版头条——程晓羽的最佳影片获奖感言完全夺走了整个奥斯卡的光芒!这一刻世界属于程晓羽!

《纽约时报》的头版头条——程晓羽凭借《泰坦尼克号》拿下十五座小金人,又凭借一席动人演讲惊艳四座!

新加坡《联合早报》的头版头条——程晓羽横扫奥斯卡,震撼发言关注女权问题!

法国《世界报》的头版头条——程晓羽凭借《泰坦尼克号》奥斯卡登顶,十五提名无一落空,最后演讲成就经典!

英国《卫报》的头版头条——一个伟大的诞生!

德国《图片报》的头版头条——奖项和金钱那都不是我想要的!一个艺术工作者的最高境界!

全世界媒体把程晓羽手持小金人黑西装白衬衣,站在麦克风前面风度昂然演讲的照片和那一篇演讲的内容传遍了全世界!

但是这一天,华夏报纸对于程晓羽的演讲含糊其词,只是报道了他奥斯卡十五项提名全中,说他的演讲关注了女权问题,并没有把他最后说的几句话登上去。

女权问题对华夏并不是敏感点,但是涉及到苏家,作为媒体总是有些顾忌,毕竟苏家就是管媒体的,虽说苏长青马上就要退下来了,但这不还没有彻底退吗?

到是郝艺风写了一篇关于程晓羽奥斯卡获奖感言分析的文章,并上传了一张他拿手机拍摄的程晓羽手持小金人站在光彩夺目的舞台上,表情混杂着克制的激动、温暖的疏离这种难以捉摸的情绪的照片。

郝艺风在这篇名为《借我初心如少年》的文章中写道:“程晓羽的这篇演讲里所说的不仅仅是女权与阶级,还表达了他对自己艺术工作者的身份既爱又骄傲。

他极其生动的把艺术创造比喻成了挖掘墓地,在死亡中寻找故事,因此他挖掘并升华了平凡人的生活!

‘我成为了一个艺术工作者,感谢上帝,因为这是唯一一个职业,在赞颂着活着的意义’,能够把获奖感言用如此充满文采和深度的语言表达出来,在当今的电影圈,真的不多见,大家可以去好好回味一下视频。

他在发表这篇演讲的时候,我一个大男人眼睛里是饱含着泪水的,因为我也是一名艺术工作者,虽然远远不能和羽神比,但他的演讲让我由衷的对自己的身份感到骄傲。

羽神让我明白,其实艺术家的力量也是很强大!

这篇演讲的铺垫从奥斯卡颁奖典礼刚开始就开始了,甚至可以说从羽神从不参加颁奖典礼就开始了!

他是如此自信和笃定自己一定能获得最重要的那个最佳影片奖项,即使在他获得了最佳导演奖的时候,我们所有人都认为那是他终点的时候,他也是淡定的第八次重复了前面简短的感言——这是一种怎么样的骄傲!

正因为前面的铺垫和十五个提名十五中的巨大奇迹,让他的感言变的极其的有份量!只要稍不克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并且,他的演讲相当的有文采,就算是事先准备好的,也难掩他的才华,很多句子都非常的打动人,文采斐然的金句随处可见,例如:‘无论你给一个女人什么,你都会得到更多的回报,你给她一个房子,她给你一个家,你给她一堆食材,她给你一顿美餐,你给她一个微笑,她会给你整颗心,你给她一份爱情,她给你一个孩子’这样的赞美实在是太棒了!

说真心话,我要是女人,一定会毫不犹豫的爱上他!

总而言之,听他演讲就是一种难以言表的享受,并且这是一篇不容错过的美文,希望大家都看看这个视频,整个奥斯卡颁奖典礼都因此而升华了!”

……

但其实不论世人如何讨论他,尊敬也好,崇拜也罢,其实对于并不想生活在聚光灯下的程晓羽来说,都是一种负担。

原本他并不想承受这样的负担,因为他觉得自己凭借记忆赚钱就已经够了,还要借此刷名声,实在是有点厚颜无耻。

但如今他也是无可奈何,没有名声,不能站在道德制高点,他拯救不了自己的妹妹,因此他只能违背自己的意愿,选择做一个虚伪的人,带上这顶荆棘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