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0章 自己给自己挖坑(第2/3页)

许沁柠双手抓着程晓羽的右手被他拖着向前,她弯着嘴角笑道:“牵牛哥哥,你带了钱么?”

“我刷脸啊!实在不行就把你抵押在哪里……”

……

IMAX放映厅里,开始了倒数计时,却不是电影开始的倒数计时,而是视觉效果震撼的IMAX宣传片,这里坐的都是业内人士,却也对如此震撼的三D效果给惊到了,纷纷交头接耳的窃窃私语起来。

原本对IMAX并无期待的人都正襟危坐,开始感受这叫人惊讶的效果。

罗杰·艾伯特这个拿到普利策奖的影评人今天也在被邀请之列,不远处则是安德鲁·斯威特,这一位平时给程晓羽电影的评价并不高,但因为和哈维·韦恩斯坦关系还不错,也在受邀请之列,至于宝林·凯尔这个最大的“程黑”则没有获得观影资格。

说实话,罗杰·艾伯特也如众人一样,对程晓羽发力三D和IMAX并不看好,至于《泰坦尼克号》?在看过宣传片之后,他觉得比他想象中要好一些,此刻他只希望不要太过媚俗,太过商业。

这时绿色的美国电影协会审查通告出现,接着就是“西楚电影”的标志“三D女神”缓缓浮现……三个多小时后,电影院里响了雷鸣般的掌声。

眼眶湿润的罗杰·艾伯特心情激动的他走出影院,他完全没有想过已经五十多岁的他会因为一部特效电影流泪,当从安保哪里拿回手机的时候,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拿起手机发了一条“细语”。

“今天看了《泰坦尼克号》点映,只有一句话想说:这是一部不容错过的伟大电影。PS:大家记住一定要看IMAX版本!”

发完这条“细语”之后罗杰·艾伯特回头看了看AMC巨大的红色招牌,心想:“也许三D和IMAX的时代会被程晓羽这个年轻的华裔导演彻底开启。”

……

第二天,几乎所有报纸、杂志都在发表关于《泰坦尼克号》评论,赞誉和吹捧声一片,和以往对待程晓羽电影的态度截然不同。

毕竟这一次程晓羽可是花了大价钱买了不少广告位,一个月的硬广,知名杂志达到了三百万美金,以前程晓羽对于传统媒体一毛不拔,基本靠网络宣传,影评人和媒体自然没好话说他,但这一次不一样了。

本来片子就很厉害了,又交了广告费,这下还不可劲的吹?

至于成本太,难以收回的问题,几乎没有人提了,配不配得奥斯卡奖也没人提了,众口一词的狂赞IMAX的观影体验无与伦比,程晓羽的电影三个小时无一处尿点,绝对的冲奥力作。

只是可惜不能剧透,影评应要求也不能写具体分析,所以收了好处的媒体,就是花里胡哨的往死里夸,毕竟《泰坦尼克号》确实也配的上。

但即便如此,还是有要黑程晓羽的,主要就是有些小媒体并没有获得被邀请的资格,于是在好莱坞最权威的影评杂志《电影评论》在封面刊登了《泰坦尼克号》的海报,并大篇幅发表了一篇基于宣传片的图文《本世纪最伟大的电影诞生》的通告之后。

按捺不住的一些三流媒体和没被允许入场的影评人开始疯狂的吐槽,虽然他们没有看过电影,但是程晓羽请了哈维·韦恩斯坦做公关啊!

这可是足够大的黑点,这让《泰坦尼克号》遭遇了一些小媒体和影评人的口诛笔伐,例如宝林·凯尔,就大肆的批判这些好莱坞从业者全是伪君子,说哈维·韦恩斯坦就是个刽子手和操盘手,说媒体就是没有节操的骗子和商人。

这番言论还出人意料的获得了不小的市场,大众们一时间也难以分辨事情的真相,毕竟电影也没有全面上映,程晓羽砸了2.5亿做宣传,也是好莱坞人尽皆知的事情。

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和导演们也出奇的没有跳出来唱反调,哈维·韦恩斯坦不好得罪是一点,如此庞大惊人的宣传规模,没有任何人敢小觑《泰坦尼克号》的票房表现。

虽然它存在极大的风险,使用了无人认可的三D和IMAX,程晓羽和他娱乐帝国也被加以办公大楼法则,电影太过商业等等质疑。

然而凭着他和凯瑟琳·布兰切特的名气地位以及这2.5亿的宣传费,按媒体机构们的预测,就算惨遭滑铁卢,《泰坦尼克号》的全球票房都能够轻松超过十二亿。

对于票房程晓羽是很笃定的,在程晓羽的记忆中,2009年卡麦隆的《阿凡达》宣传费号称1.5亿美金,以其票房来看,它以詹姆斯·卡梅隆加3d为最大宣传卖点造成了铺天盖地的效应,最后豪取28亿美金,超越了《泰坦尼克号》成为史上第一卖座电影。

但程晓羽觉得,在实际上《泰坦尼克号》比《阿凡达》要卖座,97年它就获得了18亿3540万美元的票房,计算通货膨胀在加上12年三D版本,《阿凡达》根本不是《泰坦尼克号》的对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