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 X文明(第2/2页)

这用去了季华一个小时的时间。在看完这篇论文之后,季华又拨通了朱振云教授的电话,询问他对于这篇论文的看法。

朱振云教授的话语声之中满是无奈:“季华,这篇论文现在没有价值。不,我并不是说它是错的,而是……它和谢尔文的理论一样,同样是现阶段我们无法验证的。所以我才说它没有价值。”

谢尔文的理论是现阶段无法验证的,所以无法说明它是对是错。现在,有一篇声称是证明了谢尔文一部分理论正确性的论文,但它同样是无法验证的,同样无法确认它到底是对还是错。这种情况似乎有些讽刺,但是对于理论研究人员来说却满是无奈。

科技的进步不是一朝一夕之间就可以完成的。它注定需要无数科研人员前赴后继,去舍生忘死的奋斗才可以达成。现阶段人类确实没有验证对错的能力,而这一点,不会因为人们的感情而发生改变。

那么……就先假设谢尔文的理论是正确的好了。

季华隐隐感觉到这个问题很重要。或者说,季华已经在潜意识之中接受了“自然科学存在上限”这个结果。它虽然还没有被验证,但在此刻对这个问题进行一些探索也并不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那么,自然科学存在上限,智慧生命会变成什么模样?

分析任何问题都需要首先确定一个或多个原则,然后在原则框架之内进行问题的分析。否则就不叫推测,而是叫猜测。

分析智慧生命在自然科学存在上限的条件之下会变成什么模样同样需要首先确定规则。季华一边思考着,一边拿起笔来,在纸张之上写下了这样一句话。

“第一,生命以生存为第一需求。要生存就需要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的手段是进化。”

之后,季华又继续写道:“自然科学存在上限。相对论和量子力学是智慧生命所能掌握的最基础的物理理论。”

这便是此次进行问题分析所需要遵循的原则。

又思考了片刻,季华在第二条原则之后画了一条线,然后在线条之后写道:“在此理论框架之内,智慧生命所能掌握的最高科技列表。

可控核聚变技术。完善的恒星系内航行技术。初等恒星际航行技术。行星开发技术。引力波通讯技术。先进的深空观测技术。量子计算机技术。生物修复技术……”

季华快速的写着,很快便写满了一张纸。季华当然不可能将所有可能出现的技术全部写出来,也无法确定某些技术在到达极限之后是否可以掌握。季华所能做的,仅仅是将有相当把握的科技列出来而已。

在完成这一项工作之后,季华脑海之中就出现了一个群居智慧文明的蓝图。季华将该群居智慧文明暂命名为X文明。

X文明生存在一个和太阳系相似的恒星系之中。其生理特征大致和人类文明相似。只不过X文明已经到达了科技上限。

在那种情况之下,X文明的人口必然远远超出人类文明。因为行星开发技术可以将不宜居星球变成宜居星球,这就为人口的增加提供了充足的居住地。而可控核聚变技术则提供了充足而廉价的能源。

引力波通讯技术和完善的系内航行技术则为X文明提供了方便的沟通和出行能力。量子计算机技术则为信息网络提供了支撑。先进的医疗技术则可以让该文明生命个体平均寿命高达至少两百岁。

初等恒星际航行技术则让X文明的脚步可以涉足临近恒星系。先进的深空观测技术则可以提升X文明对于宇宙的理解。

那会是一个天堂般的地方。那里物资充裕、能源廉价而稳定、出行和通讯都极其方便、人人长寿而健康……

但这只是X文明刚刚到达科技上限的时候。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情形必将产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