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三章 文明的归宿(第2/2页)

王大鹏问道:“季华,你真的相信自然科学存在上限这件事情?”

不等季华回答,王大鹏便又自顾自的说了下去:“如果这是真的,那真的是太令人绝望了。想想看,如果宝瓶座文明是已经达到了自然科学上限的文明,那么它们在之后的漫长时光之中会是怎样的生存方式?建造一艘巨大的飞船,然后便乘坐着这飞船在银河大海之中漂流,不断的寻找新的恒星系,在将资源用完之后便寻找下一个恒星系,如此永无休止的流浪和转移?——这会是我们人类文明也将要面临的结局么?又或者全宇宙的所有智慧文明都是这种结局?这种生存方式……又有什么意义?”

那种情形确实让人不寒而栗。如果自然科学真的存在上限,那么,宝瓶座文明就有可能是已经存在了数千万上亿年的古老文明。在数千万上亿年之前就已经达到了上限,自此之后科学便永无发展,而它们也在银河系之中流浪了如此漫长的时间。

数千万数亿年的流浪,不断的寻找新的恒星系然后转移继续寻找下一个如此重复,数千万年前是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数千万年之后的今天也同样如此,没有变化,没有发展,这样的生活,有什么意义?

将一件事情重复上数千万年,这……又有什么意义?

王大鹏的话语让季华陷入到了沉思之中。季华在之前并不是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但这个问题所预示的未来让人绝望,哪怕是季华也不愿在这个问题上过多纠缠,但现在,谢尔文的死却触动了季华心灵深处某些地方,让季华不得不直面这个问题。

“那真是让人绝望的情景啊。”季华轻轻的叹息着,“所有人都将重复一成不变的生活,整个文明将如同一潭死水,没有希望,也没有未来,文明将终日为生存奔波……嗯?”

季华忽然想起了点什么。季华感觉,如果自然科学真的存在上限,群居智慧文明的生存方式必然会产生翻天覆地的变化,绝对不会像是自己之前所想那般简单。

它甚至可以完全改变生物的生存模式,甚至让一种生物变成另一种生物。

那么……在自然科学存在上限这个大前提之下,智慧文明的必然归宿会是什么?

生命以生存为第一目标。

要生存,就必须要适应环境。而适应环境的手段是进化。

“自然科学存在上限”也是环境属性的一种。也即,生命想要生存,就必须要进化到适应“自然科学存在上限”这一准则的地步。

而“自然科学存在上限”这一点,会给智慧文明带来什么样的改变和挑战?智慧文明又将需要进化成什么模样才能适应这种挑战?

如果宝瓶座文明已经到达这个必然归宿,已经进化成了足以适应环境的样子,那么……这其中是否可以让人类文明寻找到可乘之机,从而解决这次危机?

这个问题值得深入的思考一下,但现在却不是思考问题的良好时机。于是季华便默默的将这个问题记了下来,打算等到合适的时候再来思考。

“季华,你想到了什么?”王大鹏问道。

季华说道:“没有什么。关于谢尔文的理论的事情,科学部近期展开了一次大规模的论证和讨论,其结果是,所有科学家都无法在现有理论框架之下否定或者肯定它。也就是说,人们仍旧不知道这个理论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有等待,等待未来有了足够的科学实力之后再进行验证。”

“希望它不是真的。”王大鹏喃喃道,“否则的话就真的太无趣了。”

季华默默的点了点头。

车子一路行驶,很快便到达了生物研究院。季华在一处办公室之中见到了卫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