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章 中国太空导弹防御体系成型(第2/3页)

九院的聚变反应堆,实际上是Z箍缩控制下的裂变-聚变反应堆,如同氢弹引爆的过程,在反应开始的时候,需要用技术更成熟的核裂变来启动。

也就是说,这并不是完整意义上的EAST项目。

大量的先进技术使用,高昂的资金投入,如果是靠着国家财政拨款,绝对是没有可能的。

国家经济起来了,财政部的官员们依然紧紧地捏着口袋,如同大多数中国人一样,有钱了就存起来,大量增加外汇储备,购买美国等国的外债,而不是加大对科研以及军费的预算。

所以,在这个时候,刘一九不能不加大对这方面的投入。

跟王顺义两人在反应堆所在的区域里面视察了一番,反应堆是由两部分构成,一部分是中间核心区域的聚变反应室,一个直径5米的圆形罐子装物体,内部却并非空的,而是长达数十公里的特制电缆,里面有着众多普通人根本就不知道名字的零部件,密密麻麻的线缆把这些零部件连接在一起。

跟寻常的核反应堆不同,中间并不是用于纺织核燃料的芯棒,而是一个很小的反应室!这个反应室周围,则是采用了各种复合材料建成的耐高温,耐高压的超级反应室,周围则是各种超导材料制成的超导体。

在反应堆周围,六个如同梯形的装置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线缆以及一些小型的银白色零件。

六个装置均匀分布在中间圆形反应装置周围。

“八亿的资金,最终就建成这样一个东西,财政部的那些官员要是知道,肯定会骂咱们败家的!”王顺义看着这个反应堆,笑着对刘一九说道。

财政部的官员们可是巴不得各个部门都不问他们要经费,而是主动提供经费给他们。

他们才不管项目的未来前景如何,也不管对于国防有着多么重大的意义。

就如同航天工业部问财政部的官员要预算,航天工业部的登月计划嫦娥工程,这是一个长达数十年的工程,航天部费尽了口舌,而财政部的一个科长却问他们去月球干什么,月球上面又没有土地,也没有什么值得开采的资源,即使值得开采,运输回来也花老鼻子钱了。

气得航天工业部的大佬们吐血,最终却不得不给他们解释登陆月球的意义,尤其是相关的技术并不是只有航天事业才用得上,好话说尽,加上政府立项,高层关注,最终才得到经费,那经费,也是大打折扣的。

这不是说财政部的官员们目光短浅,而是国家摊子太大,经费太少,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加上政府穷怕了,得存着钱以防万一。

现在还没有到刘一九原本那个世界的二十一世纪初期,政府有钱了,各个部门的财政预算充足,每年到了年底预算没有用光,就开始突击花钱,浪费了很多的经费。

发展速度快,各方面的配套都得更上,政府各个方面的投入也就愈大。

如果不是最终九院承担了很大一部分经费,航天方面的进度,也不会有着这样快速。

现在王顺义说这事情,分明是自嘲。

“话可不能这样说,虽然这只是一个项目,但是却囊括了军用民用两大领域众多的技术领域,别的不说,仅仅是这个反应堆使用的86项关键技术以及新技术,不仅填补了国内众多的空白,更是对各个相关的技术领域造成莫大的促进作用!无形的影响力,怎么估算?”刘一九认真地说道。

明知道王顺义在开玩笑。

“确实,不过,很多的官员,并不了解这些东西。他们只看能够看得到的结果,只在乎花了多少钱,然后得到了什么。”王顺义叹了一口气,“也不知道我们经费花光之后,政府会在我们这些项目上面投入多少。”

“肯定不会太多。不过那是政府的事情,这跟我们没有多大的关系了。到目前,我们能够做的已经差不多了,国内的基础起来了,如果不是我们九院,国家在各个方面的发展,起码得多花上十年二十年,还得交不少的学费,走不少的弯路……”刘一九知道王顺义是担心九院的未来。

九院的这种管理模式注定了九院不会一直存在。

历史的特殊时期,成就了很多的单位,在经过了特殊时期之后,这些单位,也就不可能再保持着特殊。

“再说了,军方现在不是重新搞了一个零号工程吗?我们的时代结束了,新的时代,自然也就会开始。军方掌控,比我们掌控,也许更合适,一个小团体或者一个小单位,无法支撑起整个国家的工业科技体系,咱们现在的瓶颈,也就是因为我们只是一家单位,无法统筹整个军工系统甚至国家全部工业系统!”刘一九对于这些事情想得更加深远。

王顺义的想法,代表的不是他个人,而是整个九院所有管理委员会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