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华夏影坛第一奸商(第2/3页)

生意场上谁都不是雷锋,谁都是为了利益!

叶楚若有所思的点点头:“现在我有点明白,刘涛小姐为什么选择你而不是我了。”

你丫和我完全不是一个层级好不好!

麦小余的吐槽没说出口,算是给叶楚个面子,好歹戛纳之行人家帮了不少忙。

他拍拍叶楚的肩头,安慰道:“以你的家世背景,肯定能找到合心意的好女孩。”

“可我忘不了刘涛小姐。”

“滚!”

……

主竞赛单元评出各项大奖,获奖的明星、电影人一时间风光无两。然而等到戛纳电影节落下帷幕,闭幕式上星光暗淡了许多。

公关公司内部的闭幕式红毯报价,也变相证明了这一点。

这两天有意《致命ID》的发行公司,仿佛商量好了一般,都不联系麦小余,似乎不满麦小余坐地起价,悉数放弃。

叶楚起初还担心影片最后砸在麦小余手里,此次来戛纳其空手而归。可是闭幕式当天,一家新的发行公司找到麦小余,险些惊掉他的下巴。

福克斯真的来了!

不过,代表福克斯的麦克唐纳更狠,充分体现了万恶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的丑恶嘴脸:50万美元买断美洲地区发行权及《致命ID》的改编权。

麦小余当即驳斥:你们的吃相太难看了!

50万美元买断美洲地区发行权已经很过分,更过分的是还想要《致命ID》的改编权。

连继续旁听的叶楚,都皱起眉头,麦小余怎么可能答应?

对此,福克斯给出更加充足的理由,听起来很是高大上。

全球电影的游戏规则是:这是一个美式英文横冲直撞的社会国际影坛。

华夏电影海外发行和国际合作,一直都是个高冷话题。

华夏电影想走出去,也有佼佼者,可是除了几种固定题材的电影类型,其他类型电影哪怕在国内票房喜人,也可能面临找不到美国发行商的窘境。

即便历尽波折登陆全球最大票房市场的美国,也往往在华人区院线上映,票房惨淡。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电影营销手段不足、对海外市场判断不准、海外发行渠道稀缺、文化折扣等等。

其中文化折扣是根本。

华夏电影要在海外顺利发行,内容上必须要符合当地的法律,又要兼顾到风俗和宗教的问题,然后才是艺术。

举个细节方面的例子:美国电影中,人物上车之后的第一动作是系安全带,而华夏电影里没有这个细节,违法嫌疑使美国不敢引进华夏电影。

他们肯在美洲地区发行《致命ID》,承担着巨大的风险。缺乏票房保证不说,上映前他们还要投入大量的宣传费用,他们需要《致命ID》的改编权作为补偿。

而五十万美元的高价,也足以显示出他们的诚意。

哄鬼呢!

你们最多扔出一二十万美元用于宣传,真正看中的是《致命ID》的改编权!

别问麦小余为什么这么肯定,他能说梦中的这部电影就是一部彻头彻尾的美国片吗?

“分账,或者保底分账,改编权的价格另行谈判。”

麦小余态度坚定,使得谈判一度陷入僵局。

后来还是麦克唐纳先退了半步,很大气的表示:“这样吧,我们愿意再加十万美元。总共六十万美元,不少了。我听说因为某些原因,这部影片已经不可能在贵国影院上映,对么?”

我操,不论什么时候,都尼玛不缺汉奸!

老子在戛纳跟外国佬拼死拼活的谈判,想赚老外的钱,这帮汉奸在家里把老子的老底都卖光了!

为什么坚信有汉奸?

麦小余可不相信,凭美国人的脑袋能理解华夏某些只可意会无法言传的潜规则。

事实上,麦克唐纳现在才出现,的确做足了功课。他找人了解了《致命ID》在国内的尴尬处境,也了解到制片方萌人影视在华夏,只是家成立几年的小公司。

在一等洋人二等官的华夏,他作为福克斯的代表,想了解这些资料不要太轻松。有的是人或者影视公司,为了拉关系上杆子的“借花献佛”。

还好,麦小余“借势”的技能已经满级:“当我决定来戛纳的时候,早已放弃国内市场,所以你打听到的这些信息没什么价值。另外,这些天我一直跟几家发行公司接触,商谈的比较愉快……”

之前,他扯福克斯的虎皮,诈唬另外七家中小发行公司;现在,他又借那七家中小发行公司的名头,忽悠福克斯。

福克斯贵为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发行能力惊人,但是那边有七、八家,区区几十万美元投资的电影很容易收回投资,不需要去抱福克斯的大腿。

“我需要时间考虑。”

麦克唐纳走了,麦小余安排易小星、张小泉、沈菲返回国内,自己留在戛纳继续谈判,做好了打持久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