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见风使舵(第2/2页)

船体结构主要还是钢铁,也有些人认为钢铁一定是硬的,但其实整条船就像是放大的扁担,如果对着浪冲,就会一高一低,倾斜超过30度角唐海都遇到过,那时候他都以为完了,扁担中间断掉怎么办……

结果一分钱一分货,轻松扛住。

哈德利那次倒是很淡定,说大丽菊最新这些船,不过40度就不用怕。

“这一次怎么样?”唐海抽空问哈德利。

“小意思,不影响一会儿我们捕磷虾。这玩意儿怎么说呢?赤道位置是无风带,热气往上慢慢升。极地中心处则是冷空气往下沉,因为太冷了,所以下沉速度很快。冷热终究会交锋,就形成了飓风。再加上地球会自转,风向就会确定。我们很久以前就已经过了最危险的地带了,现在这种小意思,不影响我喝咖啡。”小哈很骄傲的吹着。

这就是小船来不了南极的最大原因,没个电子设备接受卫星气象图,撞进风圈里,迎着飓风开几天,必定会出事。

大船能来本质原因也不是能抗风浪,而是一开始就不会进大风浪里。

小哈淡定的冲咖啡喝,浪稍稍大了他就下令减速,这是在保护船体,浪小了就快点过,不时看看仪器船只摆动角度,又看看云图……

每艘船在同一个环境里,做出的判断都是不同的,需要瞬间计算风力、水流、船体结构、服役年龄等等。

准确的说,船长和舰队队长要学会“见风使舵”。开车的本质是机械操作,开船则是熟悉风向。

正如唐海,作为大丽菊第一舵手,有时候也是得跟着政策变化见风使舵。虽说他是小学渣,但架不住他是施乐小同学啊,而且他施乐的都是最聪明、资产最干净的……

唐海就喜欢看那些人看不惯他又干不掉他的样子……

轻描淡写的过了两个小气旋,外边风平浪静。

唐海站窗边看着外边,有淡色的薄薄的冰,也有白色的厚厚的,远处一艘荷兰的科考船直接碾碎冰块开进冰里,这是去给科考站送补给,以及可能要换人。

“水循环系统和机舱的警戒解除。准备开始下网。”哈德利找地方放下杯子,对着对讲机说。

刚才那是最低级的警备状态,船倾斜只有5度。

如果过了30度,就是最高级警备,不是怕船只折断,而是怕起伏中螺旋桨暴露出来。一暴露在空气里,没了水阻力,转速就会大爆发,进而启动保护机制,自动停止运转,一时间难以解开。

船在南极失去了动力的话,走向不对被掀翻,或是被甩撞冰山,那就非常危险了。

所以懂得“见风使舵”的海上司机很值钱,年薪都是几十万的开。

唐海看向船尾,红莲骑士号准备和水手月亮号联手拖网,船尾位置是渔网。

“这网……这么大一堆?”

“嗯,磷虾是5到7厘米的,所以这网眼很小,网就大。而且这是一张1.7公里长的巨网。”

……